明末義軍 作品

第226章 江淮戰場

  葉有為、曹虎部接到命令後,立即趕赴揚州一帶,準備從西面解滁州之圍。

  劉啟龍、郝搖旗部、賀一龍和賀錦部在西面進攻劉芳亮的廬州府(現合肥),田見秀已經與清軍合流,在廬州府有3萬田見秀軍和5萬清軍。

  也就是說渡過淮河的清軍大約有13萬,加上3萬田見秀部,共計16萬人馬,其中清軍中有多少兵力是真正的八旗軍那就不得而知了。

  而大華軍加上新歸順的大順軍殘部,共計18萬人馬。

  雙方經過一段時間的試探性進攻,一時難以分出勝負,整個江北現在處在膠著狀態,李向東想往江北增派兵力,但一時不知道從哪個地方抽調出兵力。

  在這個關鍵時刻,西北方面傳來消息,清軍調派大量兵力準備進攻陝西的潼關。

  清軍終於準備要進攻陝西了,陝西是大華軍的基本盤不容有失。

  陝甘寧地區有方鵬飛部、黃龍部、楊嘉謨部,近10萬人馬,看起來兵力不少,但陝甘寧地區屬於前沿陣地,需要防守陝西的北面的長城沿線,陝西東面的黃河沿線,陝西南面的商洛地區,兵力有些緊張。

  可是現在從哪裡調派兵力增援陝西呢。

  李向東決定重新部署兵力,從後方抽調兵力到前線。

  王紹輝部守四川、貴州和雲南三省;

  黃松守廣西、廣東、湖南三省;

  祝翔部守浙江、江西、福建三省;

  張春昊部守長江中游沿岸、李定國部長江下游沿岸;

  這樣一來,蔡雲傑部和葉康成部就成了機動力量。

  李向東決定抽調蔡雲傑部到商洛,跟方鵬飛部、黃龍部、楊嘉謨部一起守陝甘寧地區;

  讓葉康成過長江,接受葉有為的指揮,參與解滁州之圍。

  姜繼海、黃君浩、許森仍然是以旅順為據點,並在水師的協助下騷擾清軍北方沿海地區;

  李向東剛剛部署完畢,陝西方面傳來消息,清軍對潼關發起了進攻。

  潼關位於陝西省潼關縣北部,北靠黃河,南臨秦嶺,易守難攻,向來是陝西的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