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英華 作品

369章 裡子都沒了,還要啥面子


                 孔尚義暗暗咬著牙槽,瞥向鄭海珠和朱以派那兩張不露喜怒的面孔。

  一對狼狽為女乾的狗男女!

  那跳大神似嚎喪的樂舞生就不說了,跟著冒出來的張璁後人,定也是他們安排好的。

  溫州府……和魯府長史張耀芳一樣,都來自浙江,保不齊就是姓鄭的老早給魯府出的點子,把人弄來這裡等著。

  但孔尚義見朱由校沒來,思忖著畢竟還沒驚動未來儲君,事情或有挽回餘地。

  他於是硬生生嚥下喉頭的一大團濁氣,大步走到禮部的汪嵩跟前。

  「汪主事,魯藩的樂舞生,應是對孔廟禮樂有些誤會。而那自稱張閣老後人的,不知真偽,只怕,乃別有用心之惡徒。」

  汪嵩已知眼下的情形越來越不對,第一個念頭就是怎麼把自己摘出來,不趟這灘毫無徵兆湧出來的渾水。

  奈何禮部中人,包括他自己,素來沒少收孔府的好處,拿人家的手短,這種關鍵時刻不出頭,自己回京後還不得被上司們視作鑞槍頭而棄作敝履?

  汪嵩於是將臉一唬,對張希聖呵斥道:「看你的頭巾,你已有功名?本官不管你是不是張閣老家的子侄,身為讀書人,在孔廟前如此放肆,就是沽名釣譽的鼠輩,哪堪入仕為官?若還在此糾纏,本官就不只是當眾訓誡了!」

  張希聖昂著下巴頦兒,冷笑回應:「怎麼?老爺離口稱‘本部院"還早呢,就要抬出禮部二字,革我功名不成?汪老爺,世上萬事,應先論是非曲直,而不是上來就擺官威。堂堂禮部,素來口口聲聲為國遴選忠直賢良之才,卻連讀書人說幾句真話,都要如此氣急敗壞地封我們的嘴嗎?那我今日虧得沒有帶他倆去找老爺你,否則定也是討不回半分公道的。」

  張希聖說著,回身將兩個農人推出來,大聲勉勵道:「曲阜是大明的曲阜,不是他孔家後人的曲阜,我一個大明的浙江生員,都能站在這裡說話,你們這些大明的山東百姓,怎地就不敢對皇長子的師傅和魯藩的將軍,講講所受的委屈?」

  這兩個農人,是嫡親的兄弟,原本在月前就要賣了兒女、去投聞香教了,沒想到一個自稱欽差家丁的漢子找到他們,不但接濟他們銀錢,讓他們不至於妻離子散落草為寇,還給他們安排了一個據說是為萬歲爺立功的好差事,若做成了,將來必有更大的嘉賞。

  兄弟倆一合計,琢磨著,被朝廷相中,應是比跟著聞香教造反更好,立時被點燃了改變命運的希望火苗。

  待到昨日,終於明白是來衍聖公府的門口控訴,並且有功名的讀書人會衝在他們前頭,這兩個對孔家地主老爺們滿含宿怨的自耕農,更是摩拳擦掌、只等開火了。

  此刻,兩人為了讓更多圍觀的百姓聽清楚,並未衝到朱以派和鄭海珠面前,而是原地跪下。

  哥哥扯開大嗓門,朗聲道:「青天老爺們,俺倆的村子,從咱大明太祖爺打下江山後,就是齊王莊的。後來齊王他老人家沒了,朝廷也沒把咱那塊劃給魯王。多少年了,咱們就是老老實實地種地、納糧。不曾想,衍聖公府看中了咱那邊的肥田,逼著咱投獻。鄉親們不願意,他們就縱馬毀田,縣老爺也不敢過問……」

  「你,你們這些刁民,莫要胡說!」

  這回不必旁枝的孔尚義出頭,聽到「冤情」直指「衍聖公府」的孔胤植,立刻開腔怒斥道。

  但他心裡頭著實也發虛。

  兩個田舍漢說得,多半是真的。

  大明開國到如今,孔府所得的數千傾賜田,何止曲阜周邊,而是遍佈鄆城、鉅野、平陽、東阿等地。

  孔家枝繁葉茂的各房,又確實仗著勳貴身份,不斷地侵佔新的私田,或誘使、或強行地讓自耕農們投獻土地

  到孔家名下。

  孔家那麼多分支,每條分支又養了那麼多「打手」,莫說佔田了,就是欺男霸女、私設刑堂,也不少見,反正各縣一聽與衍聖公府沾邊,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誰曾想,以往水花都翻不起的尋常事,今日變成了拉在門後的屎,天亮時有人打開門,把屎拋在了孔廟跟前的太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