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英華 作品

367章 前夜

  甭管青澀秧子似的朱由校是不是裝得,起碼鄭海珠和朱以派這二人,定是大明新天子的兵鋒。

  土財主們的臉發綠,皇子的臉上,則掛了陰雲。

  朱由校的口吻已有些不太客氣:「難怪鄭師傅納悶呢,幾張門神的畫片,竟能抵那許多田畝的籽粒收成,還有徭役。門神不是過年才用到的麼?莫非每個月都要畫?」

  禮部主事汪嵩見場面又要失控,忙硬著頭皮道:「殿下先移步三堂六廳吧?」

  朱以派揮揮袍袖,月朗風清地附和:「對對,吾等先去看看孔府的官衙。皇長子若要詳解國朝在賜田之事上如何厚待聖人後裔,巧了,回頭讓此番同行的兗州戶曹的人,來陳奏。」

  ……

  入夜,衍聖公府從前接待御駕的主院,曹化淳看了一眼院牆下圍了一圈的錦衣衛和小火者,返身關上房門,守在臺階前。

  陳設富麗的書房內,朱由校終於從鄭海珠嘴裡,聽到了父親的口諭內容。

  「萬歲爺囑我莫在南來的運河上就對殿下和盤托出,實則用心良苦。殿下此回親眼見了,魯地春旱處處,上賦的良田又越來越少,解糧、解銀入京,真是難上加難。更何況,還有衍聖公府這般要賴掉徭役或者折役銀子的,官府興修水渠、築橋鋪路,可怎麼辦?」

  鄭海珠話音剛落,朱以派就一拳砸在憑几上。

  「真是豈有此理!什麼文曲星衍聖公萬世師表的,依我看,就是躺在祖宗棺材上混吃混喝的一群蠹蟲,」朱以派望著朱由校,言辭

  激烈道,「若說賜田免賦,我們魯藩也是。但,這些年來,光是在兗州修橋賑災,魯王就拿出宗祿二十萬兩。這一回聽說朝廷新開了遼餉科,又獻出幾百傾籽粒田。再看看這孔家,當初若不是靠咱朱家賞口飯吃,宅子連破廟都不如,現今倒好,不但一毛不拔,還要變本加厲地從戶部碗裡掏糧掏銀子。」

  鄭海珠靜靜地抿了幾口茶,待朱以派擺完了自家功績,才佯作安撫道:「鎮國將軍,莫說著說著又氣到自己,生氣變不出銀錢來。此番南行,萬歲爺定了調子,到了曲阜怎麼唱,咱不是已經有計較了麼?」

  「行,鄭師傅,你說與皇長子殿下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