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英華 作品

331章 荷卓的命運(上)

  依著幾位宣課提舉的說法,察哈爾目前,與元朝時的規矩一樣,對商人只徵收住稅,不徵收過稅。

  約略類似於,只徵收交易稅,不似大明運河鈔關和閩粵松江那樣,徵收過境“買路錢”或者關稅。

  鄭海珠聽完後,向蘇泰道:“福晉,為了吸引更多的商賈走這條線,頭兩年,住稅可以從三十稅一改為四十稅一,但察哈爾往漠北蒙古諸部方向,可以設置關卡,如我們大明的月港和松江海關那樣,徵收過稅。譬如宋元時,有叫作市舶司的衙門,收取‘抽分’。粗色貨物十五取一,細色貨物十取一。或者再周密些,列出各色名目,黑磚茶取多少,青葉茶取多少,紅茶取多少,皮毛和馬匹取多少,木材與瓷器又取多少,等等。”

  一個稅務女提舉凝神聽了,不由問道:“草原那般廣大,商隊若繞開那些關卡呢?”

  鄭海珠道:“沒錯,聽起來,過稅比住稅難收。其實不然。商人最終的目的是把東西順利又安全地賣出去,所以他們一定會聚集到互市來。無論他們想進察哈爾的互市,還是進大寧鎮的互市,都得先交出關稅憑據,否則不得交易。”

  這些收稅的蒙古人,經濟頭腦遠比放馬放羊或者守衛治安的同胞活絡許多。

  果然,又一個稅務官小心翼翼地又帶了點兒興奮地向蘇泰道:“福晉,若這條商路興盛起來,四面八方的小買賣人也會越來越多,咱們斡爾朵可以放印子錢給他們。”

  印子錢,類似高利貸,與鄭海珠準備讓常家公子提前開展的票號業務,完全是兩種模式。

  但此刻,印子錢倒成了話題的轉場。

  鄭海珠遂讚賞道:“這位提舉好見識,商人,自是要本錢的。但有了本錢,還有個怎麼運銀子的麻煩。譬如茶葉、絲布、瓷器等,動輒費銀萬兩,商人又愛結伴出行,邊軍也不能護他們一路。所以,我們明人可以與福晉合開票號。”

  言罷,她以幾個茶杯作例,向蘇泰和蒙古稅官簡單解釋了什麼叫“匯兌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