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英華 作品

324章 恢復大寧鎮(上)

  鄭海珠恢復了和顏悅色,佯作閒閒拉起話頭,對滿桂道:“回頭,除了答應你的一把好刀,我再送你兩箱松江最好的筘布,讓你媳婦絮上棉花,做襖子。”

  滿桂臉上渾不吝的笑容一收:“夫人的好意,領了,不過,我渾家,前年就歿了的。朝廷欠餉,吃不上好糧,又逢村子裡鬧疫病,沒挺過去。”

  鄭海珠輕輕地“哦”一聲,沉寂片刻後,目光落回地圖上:“繼續說朵顏三衛吧,太祖爺的時候,那些蒙古人,在寧王手下,管著的地界,東西南北,分別到哪裡?”

  翌日,隊伍行了幾里路,鄭海珠就看到了在腦中盤旋已久的大寧鎮故地。

  自大寧衛城出發,向北和向東,分別能夠扼守遼河上游與大淩河,向南能到燕山的邊牆,也就是長城。

  大寧,在明帝國初創之際,就能與西邊的宣府、東邊的遼東互為犄角之勢,以點帶面,明軍不但能對北元形成有效的防禦,還能以大寧下轄的多個屯堡衛所為後勤補給站,一路北伐,開疆拓土。

  當年,鎮守此處的藩王,是寧王朱權。由歸降明朝的蒙古人組成的朵顏三衛騎兵,聽從朱權的調遣。

  明帝國花錢養著的這些蒙古鐵騎,作為僱傭兵來講,還算盡職,成了北元南下反撲的有效防線。

  然而,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後,擔心仍受南京朱棣政權控制的寧王,背刺燕軍,朱棣於是前往大寧,鼓動寧王手下軍隊發動譁變,裹挾著主權一同南下,並在篡位成功後,將寧王封地改去了和漠北八竿子打不著的江西南昌。

  大寧鎮所在的遼河上游,成了大明國防的真空地帶,又逐漸被北元的殘餘力量佔領。

  明帝國放棄大寧及周遭的軍事堡壘網絡,導致原本屬於第二道防線的薊鎮至大同一帶,直接暴露為邊關前線,在鄭海珠看來,恰恰是朱棣不得不遷都北京、形成所謂的“天子守國門”的原因之一。

  而如今,明末白銀成為通貨的局面,結合玉米、紅薯等農作物的引進種植趨勢,或許能夠解決塞外守軍糧食的供給困境,從而將恢復大寧鎮的議題,送到乾清宮西暖閣裡,天子朱常洛的書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