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英華 作品

313章 紮營待兔


                 “土利根!土利根!”

  眺望到不遠處的白色緞子般的河流,蒙古衛兵們歡呼起來。

  “這不是灤河麼?土利根是什麼意思?”馬祥麟問滿桂。

  滿桂道:“灤河越是往北去,彎彎繞越是多,所以蒙古人管它叫土利根,九曲十八彎的意思。”

  滿桂說著,翻身下馬,和隊伍裡的蒙漢騎士們一樣,放馬去近在咫尺、沒有封凍的灤河支流處飲水。

  鄭海珠帶著晉商二代常仲莘走過來,對馬祥麟和滿桂道:“蒙古人告訴我,灤河上游是林丹汗絕對控制的草原,河源以東幾十裡,就是王帳所在地察汗浩特。”

  她說著,俯身撿了根樹幹,在雪地上畫起來,一邊畫,一邊繼續道:“此行,崔都督讓馬將軍察看塞外地形,我和常公子呢,要看商路。其實,這亂七八糟的世道里,商路必定要和將士們駐防的佈局一致,這樣的話,商人不怕被韃子搶掠,軍鎮還能收到稅。你們看,張家口到灤河源頭,再到捕魚兒海以南,如果形成數條茶馬和皮貨的商道,上、中幾段由外喀爾喀和林丹汗課稅,靠近薊鎮和宣大的幾段,由我們大明課稅,這塞外的大片地界,不就盤活了麼?”

  滿桂粗聲粗氣道:“有那麼多買賣人嗎?”

  “怎地沒有,”鄭海珠道,“種地沒活路,不是當兵就是跑口外。那老酋努爾哈赤,愣頭青的時候,不也賣了好幾年蘑菇麼?再者,西邊還有羅剎人要進來。”

  鄭海珠點著捕魚兒海,也即後世的貝加爾湖方向。其實歷史上,再過不到百年,清王朝就與沙皇俄國在邊境小鎮恰克圖簽訂條約,劃定中俄邊界,並以恰克圖為口岸,進行皮毛與絲綢茶葉貿易。俄商在恰克圖所賺的利潤,佔了沙俄國庫的四分之一,而清廷的外貿理人——晉商集團,在恰克圖的大小商號則接近兩百家。

  所以,明帝國晚期,因為朝政腐敗、國防廢弛,而與全球貿易的起程時代完全脫節,沒有意識、更沒有實力去經略遠東太平洋地區和蒙古高原,真是這個漢人帝國巨大的痛點之一。

  目下,鄭海珠的想法是,先依託眼前這條灤河,嘗試慢慢恢復口外到蒙古草原之間那些永樂帝時期就有的明廷軍事要塞,同時作為運河鈔關那樣的商賈課稅地。

  張家口到承德、再到後世赤峰的這一大片,可比遼東李成梁家族的勢力範圍,更有地緣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