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英華 作品

296章 用好向老大直接彙報的機會(下)

  皇家血脈,最後落得沿街做乞丐,真是風水又倒轉回去,叫天下笑話他朱家,終究還是離不了“要飯”二字嗎?

  最可恨的是,外頭的風聲偏偏還是,宗藩祿米擠佔了軍餉。

  “王安,各地宗藩加起來,一年的祿米多少石?”

  王安任職司禮監,對於戶部送進來的奏章不陌生,略一回憶便說道:“萬歲爺,祿米如今多折成銀兩,折色之間,裡頭的花樣就不好說了。奴婢斗膽估一估,各藩折銀,應發放的祿銀,總共約莫兩百萬銀上下,實際欠個百來萬,是常事。”

  朱常洛冷笑一聲:“江山都是我朱家打下的,到如今,每年就問度支討八九十萬兩銀子糊個口,都要被那些文官罵個狗血噴頭!呵呵,也對,欠宗藩的錢,不怕,難道他們真能將州府衙門砸了不成?北虜的錢,可欠不得。”

  鄭海珠靜靜地聽著。

  皇帝為此而覺得憋屈,正常。

  皇帝相信她鄭海珠比外頭的臣子更關心事實,很好。

  但皇帝的思路,不對。

  就算這萬里江山,是你朱家給改了姓的,但更是蒼生出力維繫的。

  每年支出八九十萬兩,還是支出八九百萬兩,本質沒有分別,都是你朱家白吃白喝的民脂民膏。

  百姓做牛做馬所交的田賦稅銀,變成軍費,姑且還能說是換一份外虜不犯的和平。

  變成宗祿養你們朱家的後代,憑啥?

  得把這個數量龐大的人群,也拉出來幹活兒。

  那邊廂,朱常洛罵了幾句氣話,心裡平順了些,又轉向鄭海珠問道:“你剛才說有什麼主意來著?”

  鄭海珠起身,從袖帶裡掏出紙箋,交給一旁的曹化淳:“有勞曹公公呈送萬歲爺。”

  朱常洛在龍案後接過,邊看邊唸叨。

  “改‘習學五年獲支祿米’為‘上番五年獲支祿米’?”

  這第一條,就讓朱常洛目露驚訝。

  鄭海珠從容解釋道:“陛下,國朝肇始,我大明宗藩男兒,可是比如今的九邊勁旅還戰力了得。洪武朝時,北元殘餘仍囂張肆虐,太祖爺將九字分封於東起廣寧、西至甘州的防線上,遼王、寧王、永樂爺、谷王、晉王、代王、秦王、慶王、肅王,是為‘九大塞王’,麾下甲士精銳少則數千,多則萬餘,進可禦敵,退可安民,當年景象,何其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只可惜……”

  鄭海珠沒有抒情下去。

  “只可惜”後面的那番話,真說出來就不大好聽了。

  自古帝王家,能打的兒子太多,皆是福禍相倚的道理,對外的確唬人,內裡爭鬥起來,更是你死我活的好戲。

  朱明江山才傳到第二代,就因為削藩,叔叔造了侄兒的反。朱棣上位後,繼續削藩,無非比侄兒的做法稍微潤滑一些,但後果就是,邊疆的藩王們,越來越弱雞。

  到了土木堡之變、蒙古人又洶洶而來時,原本那些邊塞親王的後代們,秦王在夢遊,代王、潞王和晉王想帶著老婆孩子逃回內地避難,總算蘭州的肅王和平涼的韓王還有點血性,各自湊出來幾百人馬準備勤王。最有亮點的還是魯王,迅速調集王府護衛交給駐守臨清的武將,供朝廷驅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