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英華 作品

248 王公公把事兒給定了

  王安沉聲道:“萬歲爺性子軟和,竟然接了那八個宮人。咳,不說了。只這鄭海珠如此善於揣測各樣心思,她又是自己請纓來文華殿,很堪一用吶。就算她效力天家也有自己的一份盤劃,楊漣說那盤劃,多半也是穩固她自己手裡的產業和營兵,給朝廷做火器和守國門,沒什麼不對。何況,她給皇長孫講學,說說外頭的新鮮事,討得小哥兒的歡心,小哥兒沒準,將內廷你我不知的秘辛,也說與她聽。”

  劉時敏已經明白了王安和楊漣們的想法。

  其實今日,王安問他之前,應該已有了決定,只要他劉時敏作為另一個信源,沒有說出鄭海珠的什麼硬傷,王安的決定,就不會更改了。

  但劉時敏,想到或許一年,或許幾個月裡就要出現的大變故,不知怎地,竟希望姓鄭的丫頭,離朱家越遠越好。

  “乾爹,”劉時敏掂量著言辭的分寸,進言道,“聽起來確實咱又多了個好幫手,只是,文華殿講學的,歷來都是翰林學士,這鄭氏沒名沒份的,就怕外頭那些鳥言官,口無遮攔潑髒水。”

  王安擺手:“楊漣自己就是言官,早把這一節想過了。鄭氏,只是沒有什麼翰林院修撰、編修之類的名份,但她有敕命,也是朝廷給的名份。再者,徐光啟做過帝師,名份夠足了吧?徐光啟喜歡西法火攻,朝臣盡知,鄭氏呢,和他親近,乾脆直接把火器做出來了,此番鄭氏就作為他的弟子,一道授課。先帝在遺詔裡不是說了麼,心憂邊釁已開,宜多發內帑以助軍需。當年撫順之戰怎麼教訓韃子的?不正是有火炮和銃槍?承先帝遺願,為皇長子講授能停息邊釁之法。”

  王安越說越順溜,儼然已是一副向新君奏報時的狀態。

  劉時敏還想最後努力一下,露出為難之意道:“但她是個婦人吶,翰林院其他講官會不會……尤其孫承宗那個老古板。”

  王安輕笑一聲:“若愚,虧你在宮裡二十年了,這皇宮裡各局各司的女官,七品到五品,百來號人,都不是皇帝的妃嬪,平素裡和外臣沒少打交道,也有進出文華殿的。怎麼,一個外婦進到文華殿,反倒讓那些翰林老爺覺得羞臊了?”

  劉時敏語噎,終是立刻轉了釋然之態:“是兒子愚笨了。乾爹說得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