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英華 作品

248 王公公把事兒給定了


                 八月一日,大明王朝的第十四位皇帝,朱常洛,完成了自己的登基大典,年號泰昌。

  出於禮制,這個年號,要待次年正月起,才會使用,接下來的四個月,帝國的一應案牘記錄,仍使用先皇年號“萬曆”。

  保留年號,禮部說得再鄭重,眾人內心,也不過是當作表面文章。

  帝國兩京與各省州府的政治動物們,關於“去留”的嗅覺,更多地是著眼於內外廷重臣的人事變動上。

  但凡消息靈通,知曉萬曆的遺詔乃朱常洛的老師孫承宗所擬,多半會得出結論,內閣首輔方從哲,“獨相生涯”到頭了。

  眾人估摸著,將要入閣的,時任吏部尚書周嘉謨,時任左都御史張問達,以及曾經的內閣首輔、目下辭官在家的葉向高,這些保太子有功的東林派,或者親東林派,都是可能的人選。

  至於司禮監的新首領,連選都不用選了,必是一路忠心耿耿護佑朱常洛的大伴,王安。

  這日,將近申初,紫禁城外東北,萬歲山附近。

  劉時敏從內織染局出來,候在對面的司禮監門口。

  很快,幾位身著緋衣的大璫,邁出門來。

  “盧公公,崔公公,王公公……”

  劉時敏提步上前,向盧綬、崔文升、王安三位權璫,一一行禮。

  目下還是司禮監掌印太監的盧綬,嘴角抽了抽,偏頭覷了一眼崔文升,對王安笑道:“你這乾兒子,快要與咱家一樣,告老還鄉嘍。”

  皇帝的遺詔中有停止織造一項,劉時敏恰恰是管著織造局,而盧綬又準備請辭司禮監掌印一職,所以他會這樣揶揄劉時敏。

  盧綬是萬曆跟前的老人,多年前就與鄭貴妃的親信太監崔文升結盟,押注朱常洵能被立為太子,可惜事與願違。

  萬曆的皇后今春薨逝時,盧綬又押寶鄭貴妃能得到後位,然而他又錯了。

  鄭貴妃沒有從病入膏肓的皇帝丈夫那裡得到後位,更沒有在反對派文臣起草的遺詔裡得到皇太后的尊封之語。

  朱常洛靈前即位不久,首輔方從哲,就向盧綬問起,聽說東廠的人進了錦衣衛北鎮撫司,將那個在京城宣揚福王朱常洵惡行的江南文士的皮,給扒了一層,這是要挑戰天下的讀書人吶。

  盧綬於是明白,老於宦場的方狐狸在暗示他,接下來的內外廷,將是王安和東林把持,他方首輔都準備夾起尾巴做人,盧掌印更應該知趣些,快點把司禮監掌印的位子騰出來,給王安。

  自己讓出來,和叫人趕下來,後者不但丟臉,還有可能丟命。

  此刻,盧綬身邊的崔文升,眯了眯自己的三角眼,皮笑肉不笑地接過盧綬的茬兒:“盧公公這話說得,劉公公乃王公公最疼的晚輩,又是咱內廷二十四衙門裡出了名的大才子,江南三織造不去了,可以來我們司禮監做秉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