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英華 作品

199章 拇指


                 鄭海珠走進院子時,韓希孟的二嬸錢氏,正帶著眾人,站在兩臺完全不同的紡機前。闌

  錢氏出身松江棉田地主之家,嫁給韓仲文後,錢家的棉花主要供給韓家,由韓家紡紗、染色、織布。

  是以,始終將韓希孟當女兒看待的錢氏,既然熟悉紡棉,一聽董二丫說,小姐和鄭姑娘求助韓家,要請紡紗工到崇明琢磨新機子,她便也過來瞧瞧。

  錢氏與兩個紡紗婆子,帶來一臺三錠腳踏紡機。

  那是蘇松一帶已經用了三四百年的機子,由黃道婆所傳。

  南直隸原本所用的,是單錠紡機。

  黃道婆在海南,向黎族婦人學到了更先進的織布技藝後,觸類旁通,對江南一帶搓紡絲麻的三錠紡機進行改良,使得三錠機也能紡棉,令紡出棉線的效率提高了三四倍,跟上了織布需求原材料的速度。

  而英國珍妮紡紗機,從問世時,就有八個錠子紡紗出線,雖然紗線的精細度可能沒有中國棉線優良,但效率的確更高。闌

  鄭海珠來到晚明後,置身於有“衣被天下”之稱的松江府,親見棉紡業的加工與銷售後,琢磨為何不乏巧匠的中國,卻未先於西方誕生珍妮機呢?

  因為沒有必要。

  晚明,並不像同時期的歐洲各國那樣,往海洋殖民擴張與傾銷廉價貨物。

  朝廷對外貿易的體量很有限,內循環中的絲布需求也不飢渴,政治專制與經濟形態,都刺激不了紡織生產力的遷躍式發展。

  吃著人口紅利的晚明中國疆土上,黃道婆發明的三錠紡紗機,已能滿足織布所用紗線的供應,不存在織工等紗工的情形,“三錠變成八錠”的動因何來呢?

  唐婆的祖母,那位只能在官員丈夫的活動半徑中運籌人生的廣西女子,研發多錠紡機的動力,一定與資本的刺激無關。

  或許正因如此,她的作品進行得十分緩慢,隨著她生命的逝去而中止,被棄置於家宅的角落,落滿蛛網與灰塵,直到由一個穿越者驚訝地發現。闌

  但讀懂了唐夫人心思的鄭海珠,卻並無本事繼續逝者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