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英華 作品

第五十一章 我幫你

  鄭海珠初時為張岱奔忙,確實存了結交這位名流的心思。但方才在牢中和那位荷姐一番交談,那女子對自由婚姻的堅持、對僱主的守信,頗有些觸動她。她自己也想弄明白此案的真相,因而乾脆主動請纓相助。

  張岱正有此意,忙拱手道謝。

  又看看已然擦黑的天,對鄭海珠道:“夜色已濃,我本就應當送鄭姑娘回韓府,正好與韓老爺告罪,耽擱了你這許多時辰。”

  張岱的家僕去僱了兩頂轎子,抬著二人來到韓府。

  二老爺韓仲文,半是商人、半是文人,對赫赫有名的山陰張家自也不陌生,聽管家來報,立時親自迎迓見禮。

  得知原委,韓老爺通情達理,當即應允鄭海珠去給張公子跑跑腿,還不忘贊幾句張公子宅心仁厚念舊情。

  因張岱算得晚輩,二老爺請了二奶奶錢氏從內宅出來,招呼張岱在前廳吃完晚膳再走。

  主人們開始社交,鄭海珠便鬆一口氣,蹲個萬福告退,回到韓希孟的院中,將今日所歷,也原原本本地說與韓小姐知曉。

  韓希孟和如今江南許多識字的閨秀一樣,是《牡丹亭》的忠實擁躉,對要將書評付梓的荷姐先就有了幾分好感。又因看過鬆江本地人“安遇時”寫的《包公案》,韓大小姐推理斷獄的興頭,一時之間灼灼燃起。

  她蹙眉正色道:“阿珠,就算那位荷姐像你懷疑的,是因情殺人,她選的法子卻不合常理。”

  鄭海珠放下手中茶盞:“請小姐細論。”

  韓希孟道:“她一個女流之輩,執刀向男子行刺,且不說氣力懸殊,就算她偷了個巧兒,正中男子心肺,那男子也不會當即斃命,定要大聲呼喊,豈非事洩?她為何不用下毒的法子?再者,庵堂的祈福帶紮在手腕上,豈非昭告天下,人是自己殺的?”

  “小姐,若先將楊老爺灌醉後綁起來,堵上嘴巴,白刃加身,讓楊老爺血流成河,以洩怨忿,也是有可能的。祈福帶麼,或許她當時心神已陷入狂妄,忘記了。”

  “啊,你,”韓希孟嗔道,“阿珠你怎地總把人往瘋處、惡處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