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循環的好處


                 國內加大馬力的生產。

  只是,卻有個重要的問題。

  鐵礦。

  聶力早在最初,就下達了一個政令。

  那就是,每年本土開採鐵礦的數量是有限制的,各個地方,會根據儲量,進行一個折算。

  每年不得超過這個數量。

  如果超過,當地的負責人,會受到處罰。

  所以,一面要求全力生產,另一面又要求不允許多開採。

  這簡直是既讓馬兒跑,又不給馬兒吃草。

  當初,不少人還反對來著。

  這是老祖宗留下的,憑啥就不能開採?

  但,對此,聶力只有一句話。

  那就不給兒孫留了?

  一下子,就激起來了這些人骨子裡的觀念。

  是啊,我們這一代把資源開採完了,下一代怎麼辦?這是一種沉浸在國人骨子裡的觀念。給兒孫留東西。

  但,工廠要生存啊。

  怎麼辦?

  逼得沒辦法的人,紛紛派人去尋找材料。

  最終,周圍幾國,勘探了不少。

  於是,大面積的商業活動開始了。

  圍繞著資源,礦產,也著實讓周圍的幾個小國賺瘋了。

  那可是賺的銀元啊。

  按照銀元現在堅挺的程度,妥妥的高資產啊。

  衍生了無數的小國礦主,這些礦主,只有一個任務,那就伺候好華夏的爺爺們。

  財神爺。

  也是爺!

  而,開採,自然又需要人手。

  就造福了不知道多少的小國居民,如此往復,經濟蓬勃發展。

  百姓有錢,敢花錢。

  國家有錢,僱傭華夏的建築團隊,買華夏的建築材料,就可以提升國力,搞建設。

  甚至,還可以跟華夏買軍火,提高生存能力。

  這樣的美事兒,撾國幾國都美壞了。

  他們也算是吃到了第一波跟著華夏混的紅利。

  讓南洋諸國,也羨慕壞了。

  這就叫經濟。

  經濟循環起來以後,這些國家,都是華夏的下游產業。

  在東南地區,現在經濟循環的初級生態已經建立起來了。

  輸出,自然也會隨著這樣的潮流開始。

  你跟華夏人做生意,是不是要學一些漢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