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我不做亡國太子! 作品

第1462章 試探

  他知道太子朱慈烺的這番話並非只是簡單的恭維,其中還包含了對自己權力的尊重和對父子關係的維護。

  少年得志,勞苦功高,但是卻能做到如此這般謙虛退讓。

  這種人可不一般!

  此時,崇禎真正意識到,自己的這個兒子,不僅有著出色的軍事才能,更有著過人的政治智慧。

  還好是自己的兒子,不然像這種人,以崇禎的性格,那是必然留不得的。

  此時,紫禁城的門前,朱慈烺仍然站在那裡,等待著崇禎皇帝的下一步動作。

  朱慈烺自然知道,崇禎的這道旨意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試探,但自己如果處理不好的話,也有可能會給自己帶來麻煩。

  所以,朱慈烺才會有上面的一套說詞。

  把功勞都給崇禎。

  朱慈烺覺得自己沒有必要爭這些虛名,他想要的是實實在在的好處。

  所以,把功勞讓給崇禎,朱慈烺心底沒有分毫怨言,很願意。

  崇禎對於朱慈烺送給他的這份潑天功勞,自然也是很願意接納的。

  畢竟朱慈烺這次南行的功勞實在太大。

  開疆闢土之功,在崇禎心裡這份功勞甚至比收復遼東的功勞還大。

  畢竟,遼東本就是大明舊土,現在收復回來,那是他作為大明皇帝或者說是作為朱家子孫應該做的。

  畢竟,自己祖宗留下來的東西,被別人搶去了,自己作為後代,拿回來很正常,拿不回來那是無能。

  但是安南不一樣。

  自己的祖宗,明成祖朱棣當年也打過,但是沒有完全佔領。

  如果在自己手上,而且是自己御駕親征,將祖宗沒拿下的地方拿下了,這可是開疆闢土之功。

  明成祖沒有做到,自己做到了,是不是可以說,自己的功績要比自己老祖宗還高了!

  想到這裡,崇禎還有點小激動嘞。

  所以,對於自己好大兒送來的這份功勞,崇禎也很願意接受。

  兩個當事人都沒有意見的事,其他人倒是不樂意了。

  朱慈烺的話音剛落,隨行的文武百官就有人出聲說道。

  “太子殿下過謙了,此次出征安南,殿下智勇雙全,為大明立下赫赫戰功,此乃天下皆知之事。”一位官員站了出來,聲音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