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我不做亡國太子! 作品

第1329章 臺灣行省的五年計劃

  五年計劃?

  這是什麼東西?

  他們第一次聽說。

  不過眾人的注意力很快又被吸引,因為耳邊又傳來了朱慈烺的聲音。

  “所謂五年計劃,就是在五年之內要完成的事情,無論發生什麼,無論什麼人來主政臺灣行省,都必須遵從計劃內容,按照計劃進度去開展工作!”

  朱慈烺此話一出,眾人立刻就明白了。

  同時,眾人對於這個五年計劃也是非常的認同。

  因為無論是在大明,還是大明之前的王朝,都全部有一個通病。

  那就是政策不具備連續性。

  一個主政官員走了之後,隨同他一起走的還有他的執政理念和執政策略。

  這就導致一個詞語的出現新官不理舊賬。

  這對於一個地方的發展是十分不利的。

  朱慈烺並沒有理睬眾人的表情,而是繼續開口說道。

  “第一個五年計劃內,本宮希望,在未來五年內,將臺灣行省建設成一個經濟繁榮、軍事強大、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的行省。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們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朱慈烺說著,便開始在規劃圖上指點起來。

  “首先,我們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建設更多的道路、橋樑、港口等交通設施,連接各個州府和村落,方便百姓出行和貿易往來。

  這個任務將由大明工程建設股份公司來執行,至於建設道路的費用。

  鄭總督,朝廷可以補貼一部分,但是大部分還是你來想辦法。

  比如百姓通行免費,往來商隊要收取過路費等。

  但是無論哪種方法,都必須要有配套的公文,設置標準,嚴禁私自收費。”

  鄭芝龍連忙點頭,同時把朱慈烺的話牢牢記在心中。

  朱慈烺繼續說道。

  “其次,我們要大力發展農業和漁業。

  臺灣行省土地肥沃,海洋資源豐富,這是我們發展農業和漁業的先天優勢。

  我們要引進新的農作物品種和漁業技術,提高農業和漁業的產量和質量。

  這個工作,鄭總督你可以依靠皇家科學院農學院、水利學院,讓他們給你提供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