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我不做亡國太子! 作品

第790章 塵埃落定

  而另外一個群體就是工人,此時的工人和後世的工人不同。

  後世的工人,是指受到萬惡資本家壓榨,每天在固定場所從事重複勞動,賺取微薄薪水的勞動者,比如說網文作家。

  而現在大明工人則是有技術、有手藝的一類人泛稱,比如鐵匠、木匠、瓦匠等等。

  工人雖然可能不認識多少字,畢竟工籍的人時代都是工籍,不能參加科舉,所以一般不會讀書,只會繼承學習祖上傳下來的手藝。

  但是,這些工人絕對是社會的中堅力量之一,而且絕對是推動科學技術進步發展的重要力量。

  新政策頒佈之後,將會收穫工人的民心,同時也會促使一部分對技術有愛好的人放心大膽的從事這個行業,不用擔心學了技術就不能科舉。

  總體上來說,廢改祖制,新立政策絕對是大明的思想解放運動。

  早知道西方社會的第一次工業革命,也是在文藝復興,思想解放以後開始的。

  朱慈烺相信,華夏人民無論是才智和勤奮,都絕對不輸任何其他民族。

  只要自己給他們提供良好的環境,合適的機會,大明也可以實現科學技術的革命性的進步。

  人類社會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必須也必然要發生在神州大地之上。

  現在是崇禎十六年,也就是1643年,西方的第一次工業革命是在1733年開始的,還有九十年的時間,朱慈烺相信新政策一頒佈,百姓思想觀念一轉變,根本要不了這麼長時間。

  再加上自己的存在,是強力的催化劑,肯定能夠保證,第一次工業革命發生在大明。

  “諸位愛卿,有事啟奏,無事退朝吧!”

  崇禎見大事已定,隨後便又說道。

  一眾大臣聽到崇禎的話,也已經做好了退朝的準備。

  “陛下,臣有事要奏!”

  就在此時,吏部尚書李日宣站了出來,大聲行禮說道。

  朱慈烺一看到李日宣出班啟奏,便知道接下來要發生什麼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