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我不做亡國太子! 作品

第695章 大明海軍

  周遇吉作為武將對於朱慈烺率軍外挫建奴,內平起義,很是仰慕非常。

  蔡懋德是一個實幹家,和朝中的很多腐朽大臣不同,思想十分開明,對於朱慈烺推行的賑災十策、新政、賦稅三策,也多稱讚。

  但是二人從來沒有和朱慈烺打過交道,現在突然接到讓其二人前往南京聽候太子調遣的旨意很是吃驚。

  但是,那個人不想一展胸中抱負,成就一番功名事業呢,所以兩人雖然驚訝,但接到聖旨後第一時間,二人還是啟程出發前往南京。

  周遇吉和蔡懋德是最早接到聖旨,同時也是距離南京最近的,所以二人也是最先來到南京,並見到朱慈烺的。

  對於二人的到來,朱慈烺非常的高興,而且給了二人絕對的尊重。

  朱慈烺親自到府衙門口迎接二人,朱慈烺的舉動讓二人都十分的惶恐。

  雙方見禮以後,朱慈烺對二人又是賜座,又是看茶,讓二人心中感動不已。

  “二位,未來呢時代必將屬於大海的時代,大明要想中興昌盛,就一定要能夠控制了海洋。北方的建奴絕對不是大明的對手,他們不配。大明的敵人必將來自大海!”

  朱慈烺的這番言論是周遇吉和蔡懋德前所未聞的。

  因為歷朝歷代,中原王朝的威脅都是來自於北方的遊牧民族,所有的注意力也都放在這裡。

  而現在朱慈烺的話,徹底顛覆了二人的認知。

  看著二人驚訝的神情,朱慈烺繼續說道:“我華夏即將面臨千年之未有大變局,如果我們不發展水師或者說海軍,沒有一直強大的艦隊,那我華夏一脈在這場變局中必定後受盡凌辱。甚至比五胡亂華還要嚴重數倍!”

  朱慈烺的話讓二人臉色大變。

  五胡亂華,那時華夏民族史上不可磨滅的痛。

  當然,朱慈烺並不是危言聳聽,從鴉片戰爭開始到華夏人民站起來,這一百多年的歷史,華夏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難,遠遠是五胡亂華所不能比擬的。

  “殿下,此話當真?”

  周遇吉和蔡懋德都是一臉不可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