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我不做亡國太子! 作品

第690章 為大明造船

  “殿下,你說的這個戰艦和臣設計的“振”型戰列艦差不多!”

  蔣洪範眼睛盯著圖紙說道。

  蔣洪範一共設計了四套圖紙,分別是“興”、“昌”、“遠”、“振”,從圖紙型號的命名來看,寄託了蔣洪範的美好期望。

  聽到蔣洪範的話後,朱慈烺暗暗心驚。

  因為他剛剛描述的勝利者號風帆戰列艦是由英國海軍在1759年建造。

  可是整整一百多年之後,勝利號風帆戰列艦排水量達到了驚人的三千多噸,載重量也有兩千多噸。

  這個數字現在看來沒有什麼,但是在如今的大明來看,那是非常驚人的。

  即使是鄭和七下西洋時候的寶船,排水量也不過兩千五百噸左右。

  而現在,朱慈烺眼前的這個男人竟然和自己說,他已經設計出來了這樣的船了。

  怎麼能讓人不吃驚?

  “此話當真?”

  朱慈烺滿臉期待的問道。

  蔣洪範再次思索了一會兒,很是謹慎的說道:“殿下,臣從圖紙上來看估計應該差不多,但是圖畢竟是圖紙,還是需要等船建造出來才能確定!”

  聽到蔣洪範這麼說,朱慈烺的內心更加的有信心,畢竟蔣洪範看起來很謹慎,這樣的人不會信口開河的。

  “建造一艘“振”型戰艦需要多長時間?”

  朱慈烺眼中充滿了期待。

  蔣洪範有點失望的看向自己面前的龍江造船廠,失落的說道:“若是放在這龍江造船廠鼎盛時期,建造方案成熟的情況下,臣覺得三個月便可成船,四個月便可試航,可是現在………”

  蔣洪範沒有繼續說下去,但是話語中的失落不言而喻。

  但是這對於朱慈烺來說都不叫事,經過了解,這龍江造船廠周圍村子裡真的大都是原來龍江造船廠的工匠之後。

  華夏人最注重什麼,自然是傳承,所以這造船的技術大都被傳承下來。

  下面問題無非就是花銀子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