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我不做亡國太子! 作品

第684章 任毅來信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自然也有自己的缺點。

  孫傳庭可能對行軍作戰,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很是擅長,但是他對朝堂政事便認識欠缺了。

  這很正常。

  “孫總督,你不用懷疑,這任毅是本宮親自任命的廬州府知府,命令他在廬州府推行賦稅三策,而且這封信還有曹總督麾下驍騎營的凌五山作證,定然是假不了的。”

  朱慈烺耐心的向孫傳庭解釋。

  孫傳庭仍然不可置信的說道:“殿下的賦稅三策竟然能夠讓廬州府的賦稅翻上十番,商稅翻上二十番,這………這太令人不可置信了。”

  孫傳庭一邊說一邊嚥了一下口水。

  “照這樣算,一個廬州府的賦稅都能達到近八十萬兩,雖然說廬州府富庶,但是整個湖廣、南直隸、浙江等第,類似於甚至比廬州府富庶的州府可是不在少數,這麼算來,朝廷一年的賦稅不下於千萬兩啊!”

  孫傳庭一邊自己計算著,一邊眼裡冒出了精光。

  朱慈烺聽了孫傳庭的話,不禁搖頭。

  千萬兩賦稅?孫傳庭還是小看了大明。

  大明現在的賦稅總額不到四百萬兩,朱慈烺有信心,如果能夠在整個大明推行賦稅三策的話,那麼大明賦稅總額保守一點說,應該在三千萬兩以上。

  這還是朱慈烺保守的估算,如果放開了說,五千萬兩不在話下。

  很多人對大明的認識都有一個誤區,那就是大明很窮。

  大明窮的是朝廷,因為大明的稅率真的很低,就拿商稅來說,三十稅一,這個稅率如果放在後世,萬惡的資本家睡著都能笑醒。

  大明的百姓也很窮,雖然說朝廷的賦稅很低,可是架不住地主們黑啊。

  土地兼併嚴重。到了崇禎末年,大多數的老百姓都失去了土地,只能做地主家的佃戶,一年到頭,辛苦種植收穫的糧食,先被地主抽走了一半,然後再上交朝廷。

  地主收的比朝廷收的多。

  但是大明有很多富人,尤其地主富商們,這些人富的流油,富可敵國,但是令人氣憤發指的是,這些人卻不用交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