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我不做亡國太子! 作品

第681章 皇權至上

  事實上,明末天下大亂,但是明朝沒有像其他朝代末期那般出現軍閥割據的現象的重要原因就是,明朝的皇帝一直都是大權在握的。

  唯一能和皇權抗爭的就是文官集團。

  土木堡之變以後,和文官制衡抗爭的武將勳貴被留學生全部坑死後,文官就開始佔據上風。

  萬曆朝開始,文官集團抱團成黨派,日益勢大,開始抗衡皇權,所以到了天啟朝的時候。

  天啟皇帝朱由校開始重用魏忠賢對抗文官集團,沒想到崇禎一上位,自廢武功,剷除魏忠賢后,狼心狗肺的文官一家獨大,這才加劇了明朝滅亡。

  而崇禎聽從朱慈烺的建議,培植親信,掌控軍隊,制衡文官。

  而今天發生的事情,則證明文官集團受到了打壓,皇權勝出。

  聽到林欲楫的話,崇禎很滿意的點了點頭,又將目光看向李邦華。

  “李愛卿,太子建議從皇家科學院選任到督查司的學員表現如何?”

  李邦華聽到崇禎問話,自然不敢隱瞞。

  “回稟陛下,選任的皇家科學院學員思路靈活,做事認真,能夠秉公行事,奉公執法。”

  李邦華這幾句話雖然言簡,但是充分肯定了皇家科學院的學員能力。

  “可用否?”

  崇禎繼續問道。

  李邦華堅定的說道:“回稟殿下,可用!”

  崇禎點了點頭,看向禮部尚書李日宣。

  “李愛卿,請辭的官員先從各自衙門依次遞補,缺出來的位置,會同禮部,在皇家科學院學員中組織一次考試,擇優錄取!”

  那些請辭的官員以為自己走了,這大明不轉了。

  其實朱慈烺早就和崇禎說過了,大明從來不缺少,想做官,能做官的人才。

  皇家科學院的學員就是大明未來官員的人才庫。

  這也是崇禎今天斷然同意那麼多官員請辭的底氣,不想幹了正好,騰出位置,讓想幹,能幹的人上。

  要是在以前,崇禎這麼安排,肯定又有一大批官員站出來,大義凜然的說什麼只有科舉才能取士,只有科舉才能選拔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