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我不做亡國太子! 作品

第506章 取之河南,用於河南

  剛剛你們也聽到了,馬鈴薯、番薯在河南推廣開來,至少還需要兩年時間,這兩年時間,本宮如果不管河南百姓,不知道又有多少人被餓死!

  那些都是我大明的子民,都是你我的衣食父母啊!”

  朱慈烺說著說著,情緒激動起來!

  楊天連忙又端上茶水,朱慈烺喝了一口,平復了一下心情後繼續說道:“所以,本宮擬將這一千六百多萬兩白銀,全部用來採購糧食,用於河南賑災!”

  用一千六百多萬兩買糧食在河南賑災,並不是朱慈烺隨性胡言的,朱慈烺在心中也是做過一定計算的。

  崇禎十四年,由於河南大旱多年,糧食極度匱乏,整個河南省幾乎不產糧食,河南所有的糧食全部依靠從湖廣、南直隸購買轉運。

  崇禎十四年,大明各省除了河南、山西有大災外,其他各省也是天災頻繁,所以糧價一路上升至二兩銀子一石。

  而轉運到河南後,路上消耗,加上一些黑心糧商哄抬物價,糧食到達河南要賣到五兩銀子一石。

  按照這個價格,一千六百萬兩白銀,也只夠購買三百萬石的糧食。

  明朝一石大概一百五十斤,三百萬石糧食就有四億五千萬斤糧食。

  很多吧,確實很多。

  可是,如果你再看看此時河南省的人口,就會發現,一點都不多了!

  崇禎十四年,由於朱慈烺的出現,歷史的走向出現了變化,本來應該肆虐河南、山西、陝西、北直隸等大明北方省份的鼠疫並未發生,所以人口並未出現大規模的減少。

  所以,現在的河南人口還是相對處於歷史巔峰,足足近一千多萬!

  四億五千萬斤糧食平均分配給一千萬人口,每人也就是僅僅只能分配到四十五斤!

  四十五斤糧食一個人要支撐兩年,根本就是不夠的!

  不僅不夠,缺口還很大!

  雖然上面只是理論上計算,河南也不可能一點糧食不產,但是由此也可見,一千六百多萬兩白銀對於河南來說並不多!

  朱慈烺說完之後,現場的眾人皆是沉默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