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我不做亡國太子! 作品

第37章 又起事端

  孫傳庭可沒有忘記自己就是因為被崇禎皇帝猜疑,才落獄的。他不可能在一個坑裡摔兩次!

  所以,孫傳庭看到李邦華來了以後,直接扣下,因為他自己心裡清楚,太子讓李邦華和自己一起統帥這支軍隊,就是有互相制衡的意思,所以只有李邦華在親衛軍,自己才是安全的!

  至於李巖,朱慈烺便一直留在身邊,讓他充當幕僚和謀士的角色。

  朱慈烺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歷史上李巖因為對朝廷不滿,所以才加入李自成部隊的,所以朱慈烺需要考察他一番,並且準備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征服他!

  李岩心中確實對大明朝堂不滿,但是從小接受儒家思想教育,忠君愛國的思想還是深深植入他的骨子裡的。

  所以,李巖在接到聖旨的第一時間便奔赴京城,並暗下決心,要為朝廷賣命!加上,朱慈烺對他也是頗為尊重,他對大明,對朱慈烺也越發忠心了,畢竟士為知己者死!

  時間荏苒,轉眼間就到了崇禎十三年的十二月中旬,已經接近年關了。

  親衛軍新擴的七衛,除了炮兵衛目前的炮沒有到位後,其他衛也已經成軍了。

  現在親衛軍共有五萬五千人,其中火槍兵四衛二萬人,火槍兵總指揮還是黃得功;步兵衛兩衛一萬人,總指揮是張世澤;長槍兵衛兩衛一萬人,總指揮馬震清;騎兵衛兩衛一萬人,總指揮朱復國;炮兵衛五千人,指揮使是原火槍兵衛一千戶王建,雖然炮兵衛還沒裝備一六四零式野戰炮,但是他們有訓練炮五門,經過訓練,炮兵也已經可以熟練使用火炮了。

  並且,每個炮兵都配備了一六四零式燧發槍,所以,無炮可打的炮兵們還是可以打槍的。

  一六四零式野戰炮及配套的開花彈,其實在湯若望和宋應星等人的努力下,已經研究出來了,並且製造了一門樣炮。

  朱慈烺去看過樣炮的試射,一六四零式野戰炮也採用了燧發裝置和定量填裝,就是每發炮彈的火藥都是提前填充好的,開炮的時候,士兵先將火藥填入炮管,然後點燃開花彈引線後,將開發彈填入炮筒,然後拉動燧發裝置點火,開花彈就被彈射出去,然後引線長度剛好可以在炮彈落地燃盡,炮彈爆炸!

  得力於火藥提純,威力的提升,一六四零式野戰炮炮彈可以打一千七百多米。

  而且新式火炮整體加上車輪只有三百斤斤左右,配合上宋應星等人手工打磨出來的軸承,新式火炮轉運起來,確實方便很多!

  看到新式火炮試射威力後,朱慈烺還是很滿意的,隨即獎賞湯若望和宋應星每人一千兩黃金,並拿出五千兩白銀交給宋應星,讓他分商給參與火炮研製的工匠!眾人自然對朱慈烺的獎賞感謝萬分!

  隨後,朱慈烺便讓湯若望去兵仗局監督鑄炮,要求湯若望在五十天內將五十門一六四零式野戰炮鑄好,並讓宋應星協助。

  為啥讓宋應星協助呢,那是因為朱慈烺徹底被大明的這個科學狂人給折服了!宋應星根據朱慈烺的提示,發明了軸承,但是奈何鋼珠以現在明朝的技術是很難造出來的,喪心病狂的宋應星竟然讓工匠鑄造鋼珠毛坯,然後讓工匠手工打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