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車展:我就是看看。

瓊斯說動身就動身。



李景霖便也回到上滬,等待其他人的到來,等待著繼續推進工作。



事實上,瓊斯說的那些話,依然縈繞在李景霖的腦海中。



“人是可以從歷史中吸取教訓的”這句話,久久未曾散去。



或許總有華夏人願意把黑格爾那句謬論奉為圭臬。



但實際上呢?



華夏人是一邊說著“對對對”,但另一邊卻又用實際行動去嘲諷著黑格爾的傲慢與偏見。



幾乎所有人在這一輩子,全都會說一句同樣的話。



也是讓所有翻譯頭疼,並且外國人絕對難以理解的表述方式。



那便是.



“我們華夏曾經有一句古話。”



華夏網友們笑稱。



華夏語言難懂,是因為成語是壓縮包,典故是超鏈接。



但這些表象的本質。



其實仍然是華夏人骨子裡面對歷史的狂熱與尊重。



若不會從歷史中學來教訓,那又怎麼會如此表達呢?



或許意識不到。



但事實的真相是,借鑑歷史,早已刻印在dnA裡,甚至刻印到其本人都從來不會察覺的程度。



不過,這並不是最離譜的。



華夏人與歷史。



最離譜的,並不是參照自己的歷史。



而是有選擇性,有方法的去借鑑別人的歷史,甚至是學習,乃至於將其運用在培養之上。



想到這裡。



李景霖搜索起了一篇文章。



這是寫在了義務教育課本上的一篇課文。



“.”



點開這篇小學六年級的課文原文。



是西爾斯(西雅圖)的《這片土地是神聖的》。



這正是根據一位位於西雅圖的一位indians人,對想要購買其家園的老白男的回信編譯擴寫的。



其實,原文很有洗白的嫌疑。



並且,很有美化錯誤的行為。



但這課文,妙就妙在使用了優美的語言,春秋筆法,以及祛除zz屬性後,精妙的刪改中。



變的完全不一樣的同時,具備了相當強烈的教育屬性。



在年幼時。



誦讀這篇課文的時候。



感受著那對家鄉土地深切的熱愛,以及深切熱愛之下,潛藏不住的悲哀。



總是能喚醒自己對土地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