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個哩嗝楞 作品

第一零八零章 求和


                 這真是一場大雪,整個北方的寒冬進入了新的階段。倒真是將軍角弓不得控,都戶鐵衣冷難著。

  只不過王言手下的十餘萬大軍,不只是都戶鐵衣難著,而是全都鐵衣難著。儘管都戶這個職位,準確的說起來,就是他自己。掌握著一路兵權、財稅的地方大佬,在唐時,這個職位就叫節度使。

  時代的發展,技術的進步,資源的攫取,將甲冑的價格打了下來。當然還是有名貴的寶甲,但普通的士卒的甲冑已經不缺了。

  下了大雪,雪再化了降溫,儘管甲冑都是經過了處理,內襯了絨布,內裡還穿了厚棉衣,但也還是扛不住整日在外行軍。再者大雪封了山,也埋了路,對行軍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從這方面來講,小棟樑說的大雪救了契丹,是真的。

  因為雖然契丹已經反應了過來,正在拼死的抵抗,導致西線的戰事已經從之前的平推,陷入了焦灼。但是總體而言,還是王言統領的大軍成攻勢,契丹在一步步的收縮防線。現在的這一場大雪,以及突然寒冷好幾分的惡劣天氣,確實遲滯了王言統領的十萬大軍的進攻速度,留給了契丹更多的應對時間。

  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講,秋收以後開打,一直打到來年春天,這本就是正常的戰爭時間。選擇在秋後動手,自然在戰爭開始之前,就已經有了過冬的準備。因為寒冬來臨而導致的遲滯,本就是在計劃之中的。畢竟他們慢,契丹更慢。

  契丹雖然慢,但是他們很急。

  上京皇都之中,就好像當年的西夏皇城一樣,都是熱鍋上的螞蟻,幹倒騰腿,而沒有任何的辦法。從耶律洪基到下邊的各種南北兩院的大臣,大都是氣急敗壞。

  論來論去,也不過就是那麼幾點。其一,選人總領戰役。其二,後勤工作,調集物資,強徵兵力。其三,部署問題。

  總結下來就是,拿什麼打,誰去打,怎麼打。如此中央朝廷定好了章程,再逐級下達,各自執行。

  如果非要再加其他的程序,綜合現在契丹的情況,那麼還要多兩條。一是平叛、維穩,因為內部盤亂不斷,雖然還沒有什麼彙總的數據出來,但是已有狼煙四起之勢。二則是議和。開戰之初,內部便已經出現了投降的聲音。

  這以往都是大宋的專利,畢竟此前都是契丹按著大宋爆揍,揍出了車神,也揍出了完蛋的真宗,臭不要臉的還去封禪泰山呢。

  但是現在攻守易形了,且易的太快,太突然,以致於聽到了要主動求和的聲音,很多人都沒怎麼反應過來,隨後就砍了四個南院的漢臣,北院的兩個契丹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