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個哩嗝楞 作品

第一零七七章 這該死的熟悉感


                 春去秋來,冬去春又來。

  河南路的大地上,是希望的春種景象。司農的官吏,以及專門研究農業的人,在各處忙碌著指導百姓種植。百姓們以家庭為單位,在田間地頭揮灑著汗水。甚至有的地方,還有衙門裡的衙役,各處的兵丁,成規模的用人力在幫助貧困戶翻耕播種。

  正在這春和景明,一派希望的時候,王言拿著扇子,帶著幾個跟班的小吏,在夏州城外查看著春耕的情況。

  河南路的治所理所當然的在膚施,不過為了方便對前線的管理,王言將治所遷到了夏州。他得頂在前邊,不能躲在後邊。

  如此西面西夏,東面契丹,在信息傳遞上更有優勢,在加速這邊的地區繁榮,人口融合等等,都有相應的優越性。

  趙宋雖然不行,雖然外擴無力,但是不耽誤士大夫們從上到下的不把外族當人看。他們對自家百姓不好,對外族的百姓更不好……cdn.y13398281206.com/apk/aidufree.apk  愛讀免費小說app更新最快,無廣告,陳年老書蟲客服幫您找想看的書!

  他在這邊的政策,其實是飽受質疑的。不過是他沒花朝廷的錢,又把這裡繁榮起來,這才不過多逼逼罷了……

  這裡的土地相對來說地力不足,在過去的時間中,王言把他知道的農業辦法都傳了下去,什麼漚肥、深翻、輪耕、套作之類。

  此外他還搞來了棉花進行種植,如此長的時間,棉花的種植其實早就開始了。以前在杭州的時候,他就找來了種子,現在那邊都有棉衣了。

  只不過因為糧食產量不足,一旦沒有規劃的讓百姓們亂種,那就是全國糧荒。這一點,官員們當然也有認識。所以只是在各地區,或者說是官員的各個家族的土地上耕種一些,大家都穿棉衣、蓋棉被。

  當然也少不了有心人大肆種植,一方面出售棉花,一方面噁心的降低糧食產量,他們再賺一筆。王言聽說了以後,全給辦了。到現在肯定還是有人偷偷種,卻也是在可控範圍之內。控制不住了也沒關係,殺就是了。把大戶全抄了,糧食足夠全國百姓吃三年。

  現在王言主政的地盤大,他自己就可以調控,所以也就在這邊官方支持耕種棉花。

  另一方面,這一次的地盤擴張,他還得到了毛烏素沙漠南北兩端的草場,可以牧羊、放牛、養馬,在他這邊駐了一個馬監,有負責馬政的馬官以及育馬的專業人士,配出來的馬都留在了他這邊,他正在積極擴軍。

  眾所周知,河南路軍隊,乃是天下第一強軍,沒打過敗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