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個哩嗝楞 作品

第一零五六章 孕育下一代


                 如果您使用第三方小說或各種瀏覽器插件打開此網站可能導致內容顯示亂序,請稍後嘗試使用主流瀏覽器訪問此網站,感謝您的支持!

  第1058章孕育下一代

  “江南好,最憶是杭州啊……”

  范仲淹負手立於錢塘江邊,話語之中無盡感慨。

  已是皇祐三年秋,范仲淹在杭州已任了兩年多,這個時間,比起原本是要長了很多的。但再長,也有離去的時候。年前京城來了調令,升戶部侍郎,移知青州。

  青州乃是京東東路所在,臨近河北。原本范仲淹這時候身體已經十分不好,因為不耐北方寒冷,幹了一段時間以後轉而跟趙禎求知穎州,而後范仲淹帶病上任,最終病死徐州。

  不過現在范仲淹的身體還是很好的,這得益於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王言,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王言。

  一者,王言給范仲淹調理了身體,又傳了鍛鍊身體的功法,食補、藥補其上,調養的很好。二者,則是杭州權柄皆系王言一身,范仲淹這個知州成了打下手的,工作輕鬆。再加上王言在杭州乾的事兒,是他一心想要的變法圖強,而且還成功了。整個人的精氣神,一下拔高了數倍,又有了心氣。

  現在即將離開,竟是透著一股滿腔壯志的奮發雄起之勢。

  王言笑道:“學生觀範公壯志再起,實乃大好事一件。然則杭州之事,範公皆知,殺人之法實在太多。並非必要圍殺,其乃不得以而為之下策,暗殺、毒殺如此種種。範公欲在青州再行杭州之事,實在萬難。範公切莫急躁,縱是杭州亦是未盡全功,範公必要三思而後行。”

  范仲淹斜睨王言,哼了一聲說道:“老夫如何不知?”

  “也是為了範公的身體著想,範公如此年紀,何必過分操勞?且江山代有人才出,範公也要給學生等後輩做事的機會。一代人,總不能把幾代人的事都周全。”

  “老夫不動田產,只想收收清潔費。到時也如杭州這般,全州大興土木,僱傭百姓做工,總能讓人的日子好過一些。”

  “堯夫兄這回可是不在身邊了,學生跟堯夫兄說了,範公還能再活十餘年。範公可不要太過勞累,若是誤了壽數,學生如何與堯夫兄見面?”

  “行了,老夫的身體,老夫最是清楚不過。倒是你啊,到了年底你也該上京了,杭州這邊必要安排好,不可使其再有反覆。”

  “範公安心,我道昌隆,任誰來此都是不得不從。範公此去千里,舟車勞頓,範公慢行。”

  范仲淹含笑點頭,重重的拍了拍王言的肩膀:“老夫去也。”

  “恭送範公。”

  范仲淹擺了擺手,經人扶著上了王言送給他的舒適的馬車,早都準備好的隊伍緩緩的啟程,北上而去……

  王言恭敬的拱手送別,直到隊伍遠去,人影變小,這才又負手而立,望著遠去的隊伍,頭也不回的說道:“散了。”…。。

  後邊的州、縣兩級官吏,皆是恭敬的對著王言的背影行禮,應聲而走,獨留王言一人立於江頭,目送著范仲淹遠去。

  眼下的杭州,相比起兩年以前已經是大變樣。豪門大戶的存在,可不是什麼所謂的地方支柱,更加的不是什麼經濟活力發動機,相反,他們是一切發展的阻礙。沒有了大戶作梗,杭州只會更加的繁榮。

  經過了兩年多的大建設,杭州境內的水利重新梳理了一遍,充分考慮了儲水、洩洪的要求,此外還弄了許多的水車、磨坊之類,給土地澆水之用。

  境內陸路的官道,全都拓寬、硬化的修整了一遍,各縣城之間,縣與村之間,各種的大路、小路修了不少。肯定沒有做到全部都修完,但那只是時間問題而已。畢竟杭州不缺錢,儘管每年上計的數目比之前多了很多,但是留下來的自然也很多。

  王言當然是一點兒不省錢的,有多少花多少。擴建常平倉,大規模的建設村學、縣學,補貼學資、教資,建設憐孤院收攏老幼,減免稅賦,給各級官吏發獎金之類……

  如此種種下來,杭州建設的更好了,百姓更加的富裕了,商業營收更加多了,商稅以及附加的清潔費的數目也在增長。

  得益於王言掃平了舊有的豪門大戶,又嚴格限制土地流轉,如今杭州六成的土地都是公田。而這些田也都是普通的百姓在耕作,再加上王言放開了百姓在州內的通行,他們農時種地,閒時在外打工賺錢。

  如此百姓過的好些,有一定的抵抗風險的能力,再算上吏治相對清明,大戶上下其手的機會少了很多。尤其王言還在那呢,心存僥倖的人很多,但是死的也很多。

  但是同時他們的田地又要交重稅,還必須要有人種,收的田租還只能一成,敢多一點兒都要辦他們。大地主又都被王言破家滅門,小地主又不敢打土地的主意。所以一來二去的,他們自然的也就更加註重到了商事之上。

  之前的眾多大戶的資產,都被中小地主接手。如今杭州百業繁榮,他們在土地上沒奈何,也只得好好經商。如此便就又競爭起來,促進了技術的發展進步。

  如此,杭州的豪門大戶由以前的地主,向著商業資本的方向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