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個哩嗝楞 作品

第一零一八章 當官好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啊……」

  一早,天才清亮,王言披頭散髮,身穿著真絲的中衣,推開了窗,看著外面的煙雨朦朧,由此唸誦了這一首杜甫的春夜喜雨的上半闕。

  「少爺好文采,今歲秋考定能中舉。」小書童王棟樑拿了狐裘大衣過來,給配合矮身的王言披上。

  王棟樑是佃戶家的兒子,今年才十歲。本叫王六,因為他在家行六。雖然已經十歲,但發育略比同齡孩子差許多,矮小精瘦。是王言閒的蛋疼,給這孩子起了這麼個名。

  聽見了小書童的話,王言好笑的搖頭:「這不是我做的詩,乃是前唐杜甫所做,要多讀書啊。不是蒙學了千字文麼,書房裡的書要多看看,不懂的過來問我。」

  「小人識字就好,可不敢誤了少爺學習經義,進士及第,以後做大官嘞。」

  「你說當官好嗎?」

  「當然好,聽以前的皇帝老子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讀書就是要當官,當了官要什麼有什麼。有一次我跟爹爹進城,看見當官的大老爺過街,真是威風極了。少爺以後中舉,做了進士,也能當大官。到時候我給少爺看大門,人不都說宰相門前七品官?這麼一算,我也是當官了。」

  王言笑呵呵的接過他遞來的毛巾擦臉淨手:「那我可要努力了,不能辜負你當七品官的希望。」

  王棟樑嘿嘿傻笑了一下,接過毛巾,顛顛的跑去拿了一把油紙傘過來,王言接過,出了房門,踩著石板路走了出去……

  現下是慶曆八年春,西曆1048年,高坐龍椅的是宋仁宗趙禎,所在乃是揚州南城外五里的王家莊。

  王家莊,顧名思義,王是大姓。村裡有四十六戶,在冊的有一百六十八人,實際有二百四十二人,餘人自是避稅的隱戶。莊中隆望之人,便是王言家。村中的土地,多為王言家裡所佔,皆是上好良田,正經的鄉紳大戶。避稅的隱戶,也多是給他家打工的。

  三年多以前,王言父母雙雙病故,由他接手家業,也相當於接手了王家莊的意見代表。其時已經過了縣裡的考試,獲得州試資格,正要參與州試,因孝期到了今年的十八歲。

  十四歲多的年紀,想要守住家業,又要發揚光大,還是相當不容易的,可以歸類到不足誇的昔日齷齪之中。

  當然那都是他來到這裡之前的事,來了以後,熟悉了一下環境,一覺醒來就到了今天,他也才是第一次看他的家。

  雖是一村的首富地主,但是他家的房子並不算很豪奢。前後兩進的院子,二十多間房,後院主家,前院奴僕、僱員。此外西南角有糧倉,東邊有馬廄,西邊是牛棚、豬圈,還散養了一些雞鴨鵝,一看就是富裕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