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個哩嗝楞 作品

第九一一章 口是心非

  如此一路說著閒話,往宿舍樓回去。三女自去拿著東西去洗澡,王言回到寢室休息休息。他在那哼唧一天,雖然身心都不累,但也總想安靜一會兒,叮叮噹噹吵的腦仁嗡嗡嗡,不很舒服……

  翌日,王言沒有再自己跑到雜物間去練樂器,而是坐在那聽著新歌的排練。樂隊要磨合,歌手要找節奏,都得練。

  今天的奏樂就比昨天編曲的時候好聽的多,因為鼓、號、管絃等等樂器不再是一個人,而是分別都有一組人,樂器也更加豐富,畢竟號有很多種,鼓也有很多種。使得整個的樂曲伴奏更加的豐滿,更加的有層次。

  方宏民是男中音,明亮、剛強、有力量,合著樂曲伴奏,很給人鏗鏘的感覺。

  「這是你寫的歌?」政委寧山也有此一問。

  「政委,我在雜物間寫歌的時候你不是都看見詞了麼。老廖當時也這麼問,怎麼著,我就不能寫首好歌出來?政委,對你提出批評啊,不能拿有色眼鏡看人。」

  「滾犢子!」寧山一臉的沒好氣。

  這年月的幹部,越是級別高,就越是

  第九一一章口是心非免費閱讀.

  在戰場上打過仗。寧山現在雖然是文工團的政委,是窩在後邊的文職,以前卻也是上過戰場,打殺出來的位置。

  如此罵了一句,他又笑道:「你還真是給我驚喜了,故事寫的好,歌寫的也好,不錯,好好幹。政治部領導已經審閱過你的稿子了,充分肯定,後天就來團裡慰問視察。到時候你上臺說一段,這個歌也唱一唱,讓領導們聽一聽,以後少不了你小子的好處。

  對了,還有你寫的那三十多萬的稿子,回頭你自己找時間投一下稿。***文藝,或者是報社什麼的,多投一投,機會也多一些。」

  因為現在的環境影響,文學界的日子也不好過。像是大名鼎鼎的人民文學、收穫等等,基本都停刊了。而八九十年代繁榮文學的其他文學期刊雜誌,比如當代、十月、花城等等,都還沒有創刊。目前能投的渠道,其實並不很多。

  現在的文學創作並不熱烈,這是政治影響。此外還有一點就是現在的稿費很少,不如在五六十年代之時,那會的作家相當富裕。因為富裕到了脫離群眾,所以文化部對於稿費制度一改再改,及至到現在這時候的基本沒有。

  開放以後,風氣漸改,限制漸沒,文學作品才在八十年代井噴一般出現,繁榮了文藝界……

  王言點了點頭,笑道:「稿子呢?」

  「你那個手稿被領導留下了,他還說你字寫的好。複印的那兩份,我留一份,你拿著剩下的那一份去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