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個哩嗝楞 作品

第六九六章 孤島


                 藤田芳政死了,這是半個月之後,王言在巖井英一那裡聽到的消息。

  這一次在第三戰區遭受到的損失太大,前線的軍事主官使勁甩鍋,藤田芳政的腦袋剛好頂的住。據說是在南京舉行了莊重的切腹儀式,橫豎兩刀下去,由一個劍道大師充任的介錯人非常精準的一刀砍在了脖子上,剩了皮肉相連。藤田芳政成了敢於承擔責任,充滿武士精神的榜樣,在日軍中傳揚。

  小兵看到的是陸軍少將,高到沒邊的將軍很有武士精神的切腹。到了一定級別,有些腦子的人看到的是藤田芳政背鍋死了。給下層的人洗腦鼓舞,給中上層的人警告。

  藤田芳政大抵是不想切腹的,但不切不行……

  新調任的特高課課長,是南京過來的一個陸軍大左,叫北川浩介。他原來就是南京特高課的課長,中左軍銜,這一次提了一級,來到上海任職,正經的高升。

  王言見過了這個北川浩介,是個有想法、有野心的人,這也正常,畢竟到了這個級別,沒想法、沒野心是不可能的,他們都是徹底的軍國主義份子。

  明樓在這個北川浩介的手下,處境也還算好。北川浩介上位第一件事,就是查了一下之前的死間計劃,想要弄明白事情的前因後果。因為王言的插手,消除了不必要的麻煩,沒了隱患,明樓當然在過了關。而且明樓還投靠了巖井英一,結交的人更不少,還是很有一些轉圜餘地的。

  明鏡的狀況也還不錯,主要還是現在明家的許多生意跟王言的生意綁定,她的行動安全了很多。另外也是因為先前明臺的事,明樓已經跟明鏡曝了身份,對於明鏡參與的事也會過問。比起明鏡,顯然明樓是更加仔細、謹慎、機變的,有他幫忙,也是明鏡行動安全的主要原因。

  否則縱是藉著王言的招牌,露出什麼馬腳也是無用,該抓還是抓。

  於曼麗當然搬到了王公館,不過也就是搬進去了而已,去登記什麼的那是不可能的。但就是這樣,也讓於曼麗的地位大幅度提升,因為她是這麼多年,唯一一個住進了王言家中的女人。有那些花邊小報刊登了消息,這在上海灘甚至引起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之所以那些人敢登王言的私生活,主要原因就是王言不同於別的流氓、大亨,他不擺架子,很有娛樂精神,對這種事根本無所謂。

  當然這也是現在這會兒的人真沒那麼多的閒心,就偶爾閒聊一下,當個樂子也就罷了。而且信息並沒有很爆炸,還有很多人並不關注王老闆的生活。

  這和幾十年之後的情況不一樣,同樣的一件事,在網絡的發酵下,那就成了鋪天蓋地。即便還有很多人不清楚,但仍舊有很多人清楚。數量級以及影響力,都是不一樣的。要真是在現實的網絡時代,王言是絕對不會允許自己過多暴露在大眾視野之下的。這是一個十分簡單的道理,錦衣夜行麼。少些關注,就少些麻煩。

  在古代,商人掌握著財富,卻不得華服於人前,只能偷偷的命人做了之後,在屋子裡自己照鏡子臭美。雖然他並不是那麼簡單,但他掌握的東西,真就只能是自己一個人看,慢慢的向外放。聚光燈之下,他得多慢才能成事兒?還是得低調。

  不過雖然於曼麗搬進了王公館,也仍舊沒耽誤王言外出花天酒地,基本跟原來一樣。不說於曼麗有沒有想法,身體也不允許。況且她自己清楚自己,就她這樣的,能有今天,已經是燒高香了……

  時間來到四一年,這注定是不尋常的一年。

  按照歷史進程來看,這時候已經是處於抗日戰爭的中期。持久戰到今日,已經算是論明白了。日本無法短期內解決兩黨,瓦解中國人民的抗日精神。而兩黨,也是沒辦法短期內將日本打出中國。

  而且另一方面來說,中國東部膏腴之地已盡數淪陷,日本西進,往丘陵山地地區進攻的想法,其實也並不是那麼強烈。但到現在,戰爭不是他們想停就能停的。他們想要穩固此時的戰果,兩黨也不答應,你不出來打我,我就過去打你,必須打出中國。

  事實上到了現在這個地步,抗日戰爭也不是想停就能停的,縱使是兩黨高層集體否定也不行。因為從開戰至今,中國付出的太多,已經沒了迴旋的可能。總也有人,怒目圓睜,青筋暴起,聲嘶力竭的吶喊。總有人拋頭顱、灑熱血,一寸山河一寸血。

  不過統治者的想法,總是不同的。自從秦始皇一統天下自稱皇帝以來,名義上的中國從此就只有一個主人。之所以說名義上,是因為其下還有複雜的中央、地方、門閥、士族、地主以及黨派等等關係,對於一部分人來說,皇帝掌握的只有那高牆圈起來的皇宮。

  不過這裡跟那些東西沒什麼關係,只是延伸一下罷了。國民黨雖然內部派系林立,但是從上到下,很多人對紅黨是十分看不慣的。一山尚且不能容二虎,一國又如何能容二主呢。在國民黨內部,從未消失過‘攘外必先安內’的論調,而光頭也是一直這麼執行的,從以前的軍閥混戰,到之前打紅黨,再到之前發生的,於外地入侵之機,由閻錫山做排頭兵的第一次反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