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個哩嗝楞 作品

第六四零章 (過年好!)


                 (

  恍恍惚惚又一年,感謝大哥們一直以來的支持。

  祝大哥們身體健康,家庭和睦,事業順遂,財源廣進,兔年吉祥。

  這一章正文四千六百字,四毛六分錢,一如去年一般,權當給一直追讀的大哥們,以及以後會看到這裡的大哥們群發個紅包意思意思。

  請相信老弟,如果有那個能耐,老弟也想發一塊兩塊的,但實在寫不出。就那麼個意思,大哥們別挑理,別見怪。

  再一次感謝大哥們一如既往的支持!

  )

  現年二十九,實際近千歲的王言並不清楚,他成了好小子……

  他收到回電之後,毫不遲疑,即刻收了電臺離開安全屋,去往福煦路的福興典當行。

  仍舊是兩短兩長兩短的叩開門,劉秋蘭笑呵呵的迎出來讓王言進去,她自己緊貼在門前,全神貫注的聽著外面的動靜。王言則是走進屋內的書房,坐在那一盞檯燈後的沙發上。

  他沒有多說廢話,直接從懷中取出兩個裝有資料的信封拍在書桌上:“這兩個都是有關新型殺菌消炎藥品的資料,為了避免中途出現意外,所以準備了兩份。來之前已經向上級彙報,由交通站分兩條線路運輸。儘早送往蘇區,開展研究事宜。”

  陸伯達當然知道殺菌消炎的藥品有多麼大的價值,他瞪大了眼,滿是驚疑:“新型殺菌消炎的藥品?比之磺胺如何?”

  “就目前掌握的信息來看,至少是要強過磺胺的。磺胺的作用是抑菌,而新藥的作用,初步判斷是殺菌。”

  陸伯達當然相信裴旻同志的話,那是久經考驗的老資格,組織紀律最是清楚不過,這種對黨至關重要的事,如果不是已經確定了,並且有一定成功的可能壓,像裴旻這樣謹慎的人是不會這麼說的,好像已經成功了一樣。小說

  他壓抑住自己激動的心情,點了點頭,沉聲說道:“上級有什麼指示?”

  “沒有,應該會直接聯繫你們。”

  這是正常的順序,王言跟上海黨組織沒有從屬關係,除非緊急情況,否則不可能由他來轉達緊急指示。陸伯達如此詢問,主要還是心神失守,實在是這個新型殺菌消炎藥太過重要。別的不說,如果蘇區有實力可以大批量的生產磺胺,那都是另一番天地。更何況現在的這個藥,還要更強於磺胺。所以陸伯達的失態,很可以理解。

  陸伯達自然也明白自己是關心則亂,擺了擺手,點頭道:“好,我知道了。”

  王言問道:“黨費可還夠用?”

  “不夠我會主動說的。”

  “行,那就這樣,走了。”沒有廢話寒暄,王言起身直接離開。又是一路潛行,直往王公館回去……

  劉秋蘭回到屋內的時候,陸伯達正翻看著信封裡的資料,儘管看不大懂,但他還是看了一遍,之後這才從抽屜中拿出火漆以及其他的工具,操作著在信封的裡裡外外動手腳做標記。

  這是必要的保密程序,交通線那麼長,涉及到的人手那麼多,誰也不知道中間會否出現變故。不知道傳送過去的,是不是同一份。所以與蘇區那邊的收信人約定一個驗證方法,在信封內外做記號,就成了一個必然的辦法。

  驗證方法只有少數的幾個人知道,如此一來,就可以在收到信件資料的時候,判斷出交通線是否有問題。若果真有問題,一個很笨卻很有用的甄別方法就是,不斷的在這條出問題的交通線上傳輸信件資料,一步步的縮小範圍,必定就能定位是哪個站點的問題。

  看著作記號時,仍舊難掩笑意的陸伯達,劉秋蘭也笑:“是有什麼好事兒?”

  “豈止是好事,那是天大的大好事。至於具體是什麼事兒,我就不跟你透露了,相信要不了多久你也就清楚了。”什麼能說,什麼不能說,陸伯達比任何人都清楚,即便這是他因為理想結合,相依為命的妻子也是一樣。他說道:“你去看看電臺那邊吧,現在應該收到消息了。”

  劉秋蘭點了點頭,先是給陸伯達的杯子裡添了些熱水,這才離開,去到了隔壁的房子裡,那也是他們的。

  作為上海地下黨的第一書記,陸伯達之所在可以說就是上海總部之所在,儘管知道的人不是很多,但很多機要都是先彙總到這裡,最終才送出去的,又怎麼可能只有一家典當行那麼簡單……

  王言沒有想陸伯達是怎樣的興奮,這兩封信分別走兩條的交通線,從最東邊的遠東第一大都市,到位於西北地區的延安,三千里的距離,按照此時的交通速度,以及送信途中的輾轉時間,沒有一個月的時間是絕對到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