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個哩嗝楞 作品

第四九一章 迴歸

  當然,他一向謹慎,各種的技術也不是存到硬盤中就完事兒了。他還是會偶爾的翻看那些詳細到各種數據齊全的資料,不是如原本那般死記硬背,而是要大概的知道怎麼事兒。要做到能夠指導科學研究,這是很重要的。畢竟就算他有了詳細資料,在任何一個世界,也不可能一整套一整套的成熟技術往外拿。

  外力終歸是外力,他混了這幾百年,確實是活爹把他送到的各個世界,但在各個世界混出頭,靠的卻是他自己。他一身的能耐,除了那麼幾個有數的開局送的語言技能,可都是他從無到有,從不會到會,吭哧癟肚要死要活的一點點兒學出來、練出來的。所以相比起依賴硬盤,他更信自己。

  傾注了他在此界相當一部分精力的龍騰總部,九九年中開工,歷經十二年半的時間,於一一年底,正式宣佈建築完成。這個時間,相比起原本預計的十年,多了兩年半,相應的五百億預算也沒夠用,最後統計,整整花了六百五十億,為世界之最。

  這麼多錢,當然不是白花的。好看,只是它最基本的一個觀賞功能,整個的建築形制,是雜糅了唐宋明清,以及他的兩個王氏皇朝集合,輔以現代建築材料而成。當然,不懂的人,看著跟紫禁城的感覺其實沒很差,無非就是比紫禁城看著更具現代氣息罷了。但是懂的人,卻知道王某人的古建築造詣有多高絕。

  龍騰畢竟是玩高科技的,總部耗費如此之多的人力物力,當然不是白花的。什麼節能環保等等,在建設之初也是有考慮的。甚至很多技術,就是為此研發的。

  滿意的不止王言一個,金陵政府也滿意,雖然不缺歷史沉凝的厚重,更不缺所謂城市名片,但是龍騰總部這樣一個震驚世界的華夏建築大成之作,無疑是不同的。國家政府也滿意,因為這是一家民營企業做的好事,一方面,六百五十億砸下去,對於各種指標的提升是不可忽視的,另一方面,如此建築,對於弘揚華夏文化,也是功不可沒的。

  是皆大歡喜的好事。

  建築砸下去的錢,這輩子是不可能在建築上收回來,但是維護的錢還是可以賺出來的。所以王言授意,總部開始賣門票,供遊人參觀。

  那麼多的亭臺樓閣,那麼多的大園子,甚至還有動物園,想要全看一遍,光憑走路的話,沒有十天半月也是看不全乎的。

  很多人也好奇,想要看一看,花了那麼多錢建出來的東西,到底怎麼事兒。一般來金陵旅遊的,這裡是必須逛的一站,很多金陵本地的人沒事兒也想看看。所以門票賣挺好,供應日常運營維護問題不大。

  儘管花費了六百五十億之後,看著其他的建築項目確實差很多意思,但是王言的建築熱情並沒有消退,他在其中找到了樂趣。

  他不可能再花費數百億去搞一個建築,不是沒錢,而是工期不行,他大概率是看不到的,光花錢看不到成果那就沒意思了,所以他開始專心的設計住宅項目。

  未來地產在各個城市,都只有一個住宅項目,而這個項目的名字,全都叫做未來城。每個未來城,全部都有配套的各種基礎建設,這是他們的優勢。

  以前的項目,都是手下人設計,他提意見。現在他開始真的迴歸到了現代住宅建設上,自得其樂……

  張開混的當然很好,那個網站在零四年的時候,於港交所上市。開盤的時候還好,就是正常的漲幅,沒有猛漲,更沒有破發。也是藉著這個,經過多輪融資稀釋,股份只剩下百分之三的張開,徹底的成為了身家億萬的有錢人。

  同樣是這一年,人生得意的張開,成功找到了另一半,那是一個年輕漂亮的姑娘,次年就生了一個大胖小子。張開算是看開了,日常的商業一條龍,走的很多。

  跟張開同樣的傷心人,陳孝正的情況也不錯。他在京城開了一家設計所,一點點的也成了設計院,不缺錢。他不結婚,但是很多女性朋友。

  所有人都挺好,都算的上成功人士。

  時間是手中握不住的沙,轉眼便到了二零年的大年夜。

  在龍騰總部,臨著江邊的一棟三層古樓,是王言專門建了作為自己居所的。此刻這古樓中,滿是歡聲笑語。

  孩子們如今都上大學了,天南地北哪都是,對於親爹的不是東西,他們當然知道不對,但是從小到大的接觸,以及跟其他幾個媽的親密,他們還真生不起氣來。該譴責的也譴責了,該表示不滿的,也都表示過不滿了,該挨的揍也確實捱了,所以他們接受的挺好。

  五個男孩子一人拿著一個自家制造生產的手機,在沙發上排排坐的打著自家研發的遊戲,嗷嗷叫著呼喊著進攻,再不就是互相指責。最小的姑娘,則是在沙發後邊看著她的哥哥們玩,跟他們一起著急。沒辦法,她太菜了,還多餘。儘管不服,但無可奈何,她顯然是敵不過五個哥哥的。

  每當這個時候,她就忍不住的想,她爹怎麼就不再生四個呢?給她做個伴呀。

  想到這裡,她忍不住的抬起頭,看著跟自己的親媽,還有四個姨媽一起在廚房中圍著圍裙忙碌的親爹。

  王言利索的在面板上,拿著擀麵杖擀著餃子皮,施潔等五個女人,在一邊動手包著餃子。人多,口味不統一,好幾個餡的。

  黎維娟哎了一聲:“說起來,這麼多年,咱們這一大家子是第二次一起過年吧?”

  鄭微接話道:“可不是嘛,往年都是帶孩子回老家捱罵的,今年也不知道怎麼想的,又把咱們都叫過來了。”

  她帶著那麼老大的孩子,這些年王言就露了兩回面,雖然不差錢,但是她爸總也不舒服,喝了酒總要罵幾句的。她們幾個姐妹大抵都如此,已經習慣了。

  王言笑道:“也沒什麼怎麼想的,就是覺著該一起過個年了,這不是就把你們都叫到了一起麼。”

  以前過年不一起,是他嫌煩。五個女人,六個孩子,嗡嗡嗡的鬧心。現在叫到一起,是因為他要走了,人都全乎點兒,他最後再看一眼女人孩子們。

  施潔插話說:“其實一起過年也挺好的,熱鬧嘛。”

  阮莞在一邊搖了搖頭:“挺好是挺好,也就是偶爾的一次能行,要是年年如此,爹媽那邊不行的。”

  這個時候王言就不說話了,一般五個女人湊到一起的時候,他都儘量少說話,要不然一個不好,就是這五個娘們一起數落他。然後那些小崽子們有時候還湊熱鬧,一整就是全家批鬥他……

  一起過了二十多年,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王言沒有很多話跟女人、孩子們說,他只是想看看她們罷了。

  即將走人,他的心情依然那般無悲無喜,他的臉上還是那般和煦的笑容,經歷的多了,到現在他早都麻木了。

  當然人非草木,不可能真無情。多少還是有點兒感覺的,只是那感覺,並不能在他的心中掀起絲毫波瀾。

  孩子們打了一會兒遊戲,他們姥姥姥爺的視頻電話就陸續的打了過來,老人們在家過年,差著女兒和外孫,總是差很多意思。手機視頻又方便,這就捅咕一下看看一大家子幹啥呢,順便在看看那倒黴女婿,聽幾句吉祥話。

  掛斷了電話,難免的開始對王言譴責。這二十多年過來,每個女人、孩子經歷的真團圓,就那麼三四次。王言端水大師,特意排了個表,一年走一家……

  寬大的落地窗外,是滾滾東流的長江,裡面,是熱熱鬧鬧,王言到底沒能逃過的批鬥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