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個哩嗝楞 作品

第四零九章 迴歸

  周秉義丈母孃金月姬,硬是活到了零八年,開完了奧運會才走的。這一方面是王言幫助調理過,另一方面,也是人家真沒煩心事兒,比原本多活四年,不錯了。

  至於王言自己,當然還是老樣子,偶爾看看龍騰的各項科研成果,多數時間就是早八晚五的在醫院治病救人教徒弟。

  市一院成立了單獨的中醫部,蓋了專門的大樓,有自己的一套運行系統,王言當然是院長。不吹牛逼的講,經過他多年悉心指導,這是全華夏最好的中醫院。同時,他還掛名中醫科學院副院長,京城中醫學院教授。吉春第一中醫院,是優中選優的中醫實習所在。至於為什麼不是院長,主要還是他不管行政,若不然他是大哥。

  當然,他對此界中醫的改變並僅這些。最主要的是,經過他的多年堅持,也是隨著他地位、資歷的提升,做了中醫的大哥之後,他改了整個的中醫教學制度。

  是經過九年義務教育後,有志中醫發展的,就可以報考各大中醫學院開設的中專院校,畢業直升大學。這當然是沒有多少人報名的,主要是中醫並不是一條好走的路,學成賺錢是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家庭背景的,家裡兜不住底的,是絕對不會去的。

  這種情況,王言當然早有預料,他別的沒有,就錢多。大學畢業之後,直接跟國家一起給補貼,就是要扶持中醫。

  當然中醫是一門辯證學科,其中還涉及很多的東方哲學思想,腦子不靈的也學不了。為了不耽誤一些空有熱情而無天資的傻孩子的前途,也是為了篩選出適合的人才,即使只是一箇中專,也並不是那麼好考的,是經過一系列的考試,以及測試之後才能獲准入學。這就解決了,這種教育制度的很多後遺症。不過這也是在摸索階段,優點有,但缺點也不少,還是要慢慢的研究。

  也是王言閒的沒事兒幹,也就是這一次心血來潮搞了搞,以後多半也沒這事兒了,什麼時候再有心思,什麼時候再說……

  時間的指針再一次撥快,轉眼便是二零年的大年夜,在周秉昆的別墅中,老周家三代人,算上王言一家三代人,齊聚一堂,共度佳節。

  自從金月姬沒了以後,基本上每年都是如此。

  六十九歲的王言,七十二歲的周秉義,六十八歲的周秉昆,三人坐在沙發上喝著小酒,吃著小菜。三人老婆則是跟一幫孩子們忙活包餃子呢,熱鬧的很。

  周秉義因為王言的原因,因為周秉昆的原因,雖然工作同樣拼,但是並沒有得癌症,身體還不錯,王言看著是奔八十活的。

  他感慨了一聲:“真快啊……”

  “我就知道,哪年你都得來這麼一句。”周秉昆吐了口煙,搖頭一笑:“你說這也怪,言哥,這麼多年過去,你看著咋就不老呢,也快七十了啊,一根白頭髮都沒有,看著跟四五十的差不多。你看我倆,這頭髮基本上全都白了。”

  不用王言說話,周秉義就解釋了:“咱們哥倆能比啊?他又是中醫,又會武,養生有道啊。就憑這兩點,要是在古代,碰著想長生的皇帝,他都能混個國師。當然現在地位也不低,大領導的保健工作不都是你言哥主導的麼。”

  王言笑道:“就是保養麼,我這些年一沒勞力,二沒勞神,心態好,自然身體好。”

  三個老頭子說笑著閒聊了一會兒,周秉義說道:“年前玥玥跟我說周蓉沒了,你們知道嗎?”

  王言微笑點頭,周秉昆哼了一聲:“活到七十呢,燒高香了。”

  周秉義嘆了口氣:“爸媽都沒快二十年了,還記著呢?”

  “早我就想抽她,只是那會兒爸媽在呢,不好太難看,後來也不願意看她那一出。你等我死了下去見著她的,高低得給她兩個嘴巴子。”周秉昆很氣憤,仰頭喝了一口酒:“當年爸媽可能做的有不對的地方,可人都沒了,她還想咋的?真說起來,要不是她氣那三回,按照言哥說的,還能多活好幾年呢。行,咱們不馬後炮,就說爸媽沒了之後,她都沒說回來燒燒紙?一年兩年行,整整十九年吶,到死她都沒回來,你說她得多絕。”

  周秉義搖頭道:“她可能也是不好意思回來了,心裡也有壓力。”

  “她有啥壓力?不孝的玩意兒……”

  “行了行了。”王言拍了拍周秉昆的肩膀:“人都沒了,還說那個幹啥。”

  周秉昆沉默了片刻,長出一口氣:“言哥我放心,大哥,你得多活幾年吶,要不我這也沒意思。”

  “滾犢子,我這奔著一百活呢。”周秉義沒好氣的看著好弟弟:“大過年的,可盼我點兒好吧。”

  “那就行,那就行啊……”

  “餃子好嘍。”

  “你們仨,趕緊,吃飯了,吃飯了,別沒吃餃子呢,先喝倒了……”

  窗外,不知何時飄起了大雪,屋內,又是一大家子人的團圓。

  落地窗上因著內外溫差凝結滾落的水珠,映著一大家子人的紅火喜氣。

  一如當年,破舊窗戶封著塑料的三間平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