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個哩嗝楞 作品

第三八四章 大時代將臨

  李素華很傷心,因為她想要一家人團聚的願望,至今八年未能成行,總有離散。但卻也沒有太傷心,因為在身邊的兒子、兒媳,外甥、外甥媳婦,還有一屋的小崽子,總是很熱鬧的,總是給人未來很美好的希望。

  年前的時候,鄭母生了一場病。王言給治好之後,鄭母就不行了,她的身體垮了,每況愈下。王言很肯定的告訴鄭娟,這是鄭母的最後一個年。所以這個年,鄭母跟鄭光明也一起來了,而沒有等到之後再聚。

  在初三,周秉昆跟一干好朋友的聚會上,雖然肖國慶的媳婦吳倩,還是那麼碎嘴子,絮絮叨叨的家長裡短每個完,講究這個講究那個,但是他們總的來說還是不錯的,比同時期的多數人都要好。

  曹德寶、呂川、唐向陽三人還是在醬油廠幹著出渣的活,雖然他們對於七三年曲秀貞將周秉崑調到銷售科,工資比他們都多的事還是有些怨言,但也不是不能理解。畢竟周秉昆確實對人家有恩,而且那個時候,他的好哥哥王言就已經調到了市醫院,並且小有名氣了,這是他們比不上的。

  再說王言也沒靠別人幫忙,都是一個病一個病看出來的,儘管那些病人都有點兒身份。但說到底,靠的是自己技術。跟他們年齡彷彿的人,短短時間取得那麼大的成就,他們也是服的。而且最關鍵的,這些年他們也沾了不少光。治病不說,就是過年的時候,周秉昆給他們的那些,也都是輕易買不到,不便宜的好東西。他們當然知道,那全是王言拿回來的。

  肖國慶、孫趕超兩個,也還是在木材廠幹活。他們的媳婦,吳倩、於虹還是在國營飯店、製糖廠工作。他們都挺安穩的,都是國營職工,端著所謂鐵飯碗。生活壓力有一些,畢竟除了周秉昆,誰家都不容易,但也沒多大,只正常的雞毛蒜皮而已。

  他們不會想到,這一次的聚會,是他們最輕鬆的一次。國家大變將臨,對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每個人都是一個嚴峻的挑戰。大多數人,都被挑下去了,而他們,也沒有例外。

  人都以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是天定的主角,但只有到了一定時候,他們才知道,他們只是芸芸眾生的普通人一個。王言是在破逼大學畢業,找工作都他媽是銷售的時候知道的。只不過後來,他真的成了天定主角。

  四月,多活了幾年的鄭母,終是倒下了。在太平胡同那個兩間房中溫暖的炕上,鄭母拉著鄭娟跟鄭光明的手,絮絮叨叨的說起了他們小時候,她沒有再瞞著鄭娟跟鄭光明姐弟倆是她先後撿回來的事。她給鄭娟說起了當時的經過,說起了鄭娟兒時問起父親在哪的趣事,她是笑著講的,也是笑著走的……

  十七歲的鄭光明是個好孩子,但也是個倔的。他不想給鄭娟添麻煩,執意要自己住在家裡。還是王言拿自己舉例勸說,這才搬到了老周家跟著一起生活。李素華當然是歡迎的,家裡又不是沒有地方,而且鄭光明很招人稀罕。鄭光明接手了提水、倒垃圾的工作,他沒有周秉昆健壯,但是勤快不差,一次不行就兩次,一趟一趟的也能做事。李素華說,他跟王言小時候一樣一樣的。

  八月末,有風聲傳了出來,上層對於是否恢復高考有些爭議。而之後本該推薦上大學的適宜暫停,不少的高校宣佈延期開學佐證了這一點。很多田間地頭,各個工廠中的無數男男女女們看到了希望,他們重新拿起了書本。

  十月,國家領導機構統一了意見,宣佈恢復高考。月中,廣播電臺等媒體以頭條新聞發佈了恢復高考的消息,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全國各地。

  凡是符合招生條件的工人、農民、上山下鄉和回鄉知識青年、復員軍人、幹部和應屆高中畢業生均可自願報名。高考時間按照各省情況自行決定,題目也是由各省自主命題。

  關閉了十一年的高考考場,重新敞開大門,570多萬出身不同、年齡懸殊、身份迥異的考生湧進考場。十一月中開始,十二月下結束。王言知道,他們之中,只有不到三十萬人可以踏進高校的大門。

  準備了兩年的陳靜當然也是有參加高考的,而她報考的是京大。這一屆的題簡單,而且還有王言不時的指點,當然是沒有問題。而之前的通信,周秉義、郝冬梅、周蓉三人,也說了參加高考的消息,並且勸周秉昆也報名考一考。周志剛那邊也來信,說了這麼個事兒,意思就是能不能行,比量比量再說。

  周秉昆兩年前就聽好哥哥說了,那會兒他就想明白了,早有心理準備,所以連報名他都沒報,懶得比量。

  七八年春節,老周家又是沒人歸家的一年。

  在年關前,老周家的一幫人就開始互相通信,商量著過年回家的事。經過來來回回的寫信、電話,終於說明白了。周秉義、周蓉兄妹倆,自信考個大學問題不大,因為他們這些年從來沒放棄學習,一直在自學課程,這次題又簡單,他們很有信心。

  所以他們決定,今年過年就不回家了,來回那麼遠,還折騰什麼。等到上學之後,暑假的時候再回來。周志剛本來今年沒想回來,這一看要大團圓了,也高興的應下了,等到時候也休假回家團聚。

  “哎呀,再有五六個月,就都回來了,真好。”

  三十的晚上,李素華,周秉昆、鄭娟、王言、陳靜,五人坐在暖和的炕上,喝茶水,吃瓜子,聽著李素華的嘮叨。至於一干小崽子,有鄭光明帶著在外面放小鞭呢。

  周秉昆說道:“媽,知道你盼著呢,這話你從小年一直唸叨到現在了,我都聽煩了。”

  “咋的,你媽就唸叨這麼幾天就不樂意聽了啊?”李素華沒好氣的給了老二子一巴掌:“天天看你,我還煩了呢。去,離我遠點兒。”

  “媽,咱不跟他一般見識,你是有盼頭,高興呢。”

  “對了,還得是娟兒啊。秉昆能娶著你這樣的,是他燒高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