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個哩嗝楞 作品

第二四三章 有誰夠膽娶你

  至於送到學校被人說閒話,那是肯定的。王言再威,也擋不住悠悠眾口。只是面上不敢講,不被阮梅聽到就好。事實上阮梅那摳搜的樣子,也少不了被人說閒話,多說點兒也沒啥。要是阮梅被說破防了,還正好去公司幹活。

  接下來一段時間中,王言日常的爬山晨練、坐診行醫、挑逗阮梅、培訓小弟。

  管理費不用十天就全部收齊了,相應的,黃了八家弟店鋪,老闆跑路到了別的區做買賣。辦完了這個,小弟們出去收高利貸。

  工廠那邊進購的機器也運了過來,之前找來的服裝設計也在王言的指點下出成品,開工生產,由馬鞍山的那些店主批發售賣。

  不過雖然是批發,但價錢也是不低的。照著正版鞋服雖然差很多,但比起其他的雜牌還要高一些的,店主們想不要都不行……

  得益於物美價廉,款式多樣、新穎,隨著時間的發酵,名聲也算是打了出去。而又有龍騰淨街行動在前,只要來過一兩次的人都能感受到這裡同其他地方的差距,所以漸漸的來逛街的人也就多了起來。

  儘管都不是什麼有錢人,但有人就有消費,有消費大家都有的賺。包括龍騰旗下的後來又重新裝修了一番的娛樂場所,都有生客來光顧。

  最主要就是穿著西裝,打著領帶,彆著龍騰徽章的小弟沒事兒就三五一群的晃悠,有問題找他們都能解決。信任是要互相培養的,在光天化日、眾目睽睽之下,親眼看著龍騰小弟把惹事的人打斷了一條腿之後,人們算是切身的感受到了龍騰說到做到。

  雖然對於龍騰的做法頗有微詞,但那難以言喻的安全感確實是有體會的。

  王言也沒有忘了答應那個穆華良的事,他的場子那麼爆,怎麼會少了一些底層的粉仔呢。王言沒有在自己的地盤下禁令,畢竟港島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他不徹底統一就不可能趕絕。所以他只是自己不賣,不讓小弟碰,但有人在他的地盤賣他是不管的。而是慢慢的調查來路,最後把在他場子裡賣的人連帶著他查出來的線交給穆華良,算是釣魚吧。

  至於被打臉的忠青社,王言抓出來的那些人有三分之一最後都能扯到他們頭上。穆華良不能說是跟瘋狗似的,反正他是很拼,一直在後邊追。他知道王言打了忠青社的臉,畢竟港九江湖出了人物,他們不知道那可太失職了。為了避免被報復,他甚至把家人都送到了馬鞍山住,是個狠人。

  當然也不是說在馬鞍山就安全了,畢竟真要殺人,龍騰再威也攔不住。但現在王言風頭正盛,只要丁孝蟹投鼠忌器不敢動就好。總比住在其他地方,被人輕易拿捏的強。

  丁孝蟹還是個明事理的人,雖然被打了臉,預謀報復,但現在他還真不敢亂動。實在是王言的個人武力太高,平時基本上也就是在自己的地盤活動,算是深居簡出。王言的話清楚明白,不能一擊必殺他就死全家。而丁孝蟹就是沒有這個信心,不敢動手。

  別看什麼流氓頭子做事果斷、心狠手辣,裝比拿大也是一流,那就是自身沒受到威脅。像王言這樣的,丁孝蟹一旦去衡量,去計較,去想失敗之後怎麼樣,短時間沒有必殺把握不可能出手。而長時間,王言不整死他們都不錯了。要不是他手下太少,積累太薄,說到底差錢,弄死了丁家兄弟給別人做嫁衣,那哥四個包括灣島的丁蟹有一個算一個,誰都活不過三天,還暗殺他?

  雖說現在這環境,出來混不一定要很能打,但不能打一定站不穩。所以穩定了局勢,手裡有了一些錢後,王言給龍騰安保置辦了一個健身房,算是古惑仔們的訓練場,日常的練一練體能、擒拿、棍擊什麼的,相應的又採購了不少的安保防刺服、警棍等等。

  保健品公司王言也沒有落下,並且招募了一些人過來手搓了一批強身丸出來。現在也只能這樣,因為他沒錢建廠搭生產線,只能手工製造。不過流水線生產出來的,相比起來確實便宜不少,但藥效比起藥丸來說,還是差了不少。

  上一個世界,最後到了一九年的時候,跟著物價漲,成品藥一瓶也不過才三千多塊而已,藥丸的價格卻是上萬塊。當然這是藥效的溢價,真正的成本來說,同樣週期的產品,相差也不過幾千塊。

  還是那句話,秘藥的事兒王言基本上已經放棄了,不指著出什麼成績。當然該花的錢是一定會花的,研究嘛,在一定理論支持的基礎上撞大運,萬一哪天撞出來呢。

  弄好了第一批貨,王言化身講師,親自給一些小弟或者小弟推薦的沒有工作賦閒在家,想做正行的親人什麼的開班上課,傳銷售之道。

  他以前做過中文系帶頭大哥,還教了不少年的書,上一次還做了醫學院的教授,也有上課。綜合下來也教了五十年的書,教師這個技能差不多快到Lv5了。

  而且不同於給學生上課,現在這裡聽課的都是古惑仔,講課的還是他這個大哥,誰敢不好好聽課?那可真是皮癢了。

  最主要他講的是規矩,本來就是一幫脾氣火爆的古惑仔,萬一跟客戶沒談好揍人家怎麼辦?影響的可是‘強身丸’的形象。至於其他的什麼不要臉,什麼話術,都是次要的。畢竟沒跟王言之前,一個個的都是街上的混子,還有臉?還有不好意思?

  話術更好說了,統一的一套詞背下來就完了,買就賣,不買也不必強求。一個人問不買,兩個人問也不買,那十個,二十個問還不買?個別人即使不買也沒有關係,那總有好奇買著試試的,時間愈長有了效果,難免交流一下。這又是獨家買賣,一點點的也就打開市場了,關鍵的就是什麼時候賣爆的問題而已。

  王言估計這個時間應該不會太久,畢竟港島才多大的市場啊,即使他的小弟數量不增加,有個一兩年也問遍了,遑論他還要繼續擴張收人。

  也是這個原因,王言中途帶人飛了一趟國內,解決中藥基地的問題。

  這個年代,改革的春風剛剛吹滿神州大地,各地政府對於招商引資相當熱衷。王言又是港商,到哪兒都相當有排面。都是各地的領導一路陪同,喝了上頓喝下頓。吃的更是特色,不定哪個地方吃的哪頓飯,就有那麼一兩個菜是保護動物。

  上一個世界都有經驗了,藥材哪裡供應王言都知道。所以這次目的明確,在國內走了一圈跟當地政府合作,簽了明年的藥材承包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