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個哩嗝楞 作品

第二二六章 人有情

  如同王言所說,他的申請很快通過,第三天直接坐上了南下的火車,目標贛省。

  這會兒的火車還都是況且況且的綠皮火車,速度並不是很快,到贛省時已是兩天後。

  醫生確實是跟後邊救人的,但怎麼也要有在前線急救的。王言啥也不怕,直接跟當地總領醫務工作的領導申請去了前線。

  眼看著大水破堤而出,眼看著大水沖毀房舍、農田,眼看著無數的人妻離、子散、破家,眼看著救災的解放軍戰士往水裡跳,以血肉之軀築鋼堤……

  王言傾盡所能的救助傷患,對於發生在身邊、眼前的一幕幕慘劇儘量視若無睹。但密集的慘事發生,還是影響了他,還是動搖了道心。

  大風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圖騰蛟龍,烈火涅槃鳳凰。文明聖火,千古未絕者,唯我無雙;和天地並存,與日月同光。

  但如此璀璨的華夏文明傳承至今,幾多榮辱沉浮,幾度盛衰興亡,有太多太多的不易,遠不是一些冰冷的文字能體現出來的。

  他總是念叨絕情,但不是無情之人,多少的有點兒受不住。這種大災面前,他不是一劍斷江河、搬山填海的陸地神仙,改變不了太多。他做了自己能做到的最好,算是俯仰無愧,也算是又煉了一回心罷……

  九月初,長江干流水位回落,持續了近四個月的抗洪結束,前往前線支援的人陸續撤回,各地開始進行災後重建工作。

  王言也跟著大部隊回到了仁和。

  美利堅那邊的學校王言早都聯繫好了,他們三個去的都是華盛頓大學。不同的是,他和趙英男去了醫學系,楊玥則是想通之後,去了商學院。

  至於楊玥為什麼想通,不管是為了幫王言照顧生意也好,還是想要為自己爭取一些東西也好,都不重要,無所謂。王言又沒逼著她學,就是提了一嘴而已,有沒有楊玥他的生意都是蓬勃發展。

  至於在那邊生活的問題,王言肯定是高標準。早就在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附近,買了個大別野,還提前弄了一條遊艇在海邊停著,沒事兒的時候出海玩一玩。

  辛夷肯定也先過去了,跟王言一樣,同是醫學院。

  回來的第一天,因為趙英男、楊玥兩人不在,王言又煉了三個月的心,難得的主動給蕭紅打了個電話……

  第二天,晚上,厚朴、杜仲、黃芪等人請王言吃了頓飯,算事踐行了。席間難免的表達出了對王言、辛夷等人的羨慕之意。

  辛夷不是傻的,只說自己家裡借錢,沒說是跟王言低息貸的款。事實上王言並沒有這麼囑咐,說了也無所謂。

  同時,也是這一天,王言才知道,戴秉忠和孫建軍兩人退伍了,還來仁和找過他。

  第三天,王言找到了王秀玉,他沒有戴秉忠兩人的聯繫方式。

  本來王言是想要請他們兩個吃頓飯的,但由於多年沒有回家的關係,兩人早都回老家看爹孃了。通過電話,王言瞭解到,戴秉忠跟王秀玉這麼多年聯繫一直沒斷過,書也一直再看,算是給了他一些信任。

  說起王秀玉,這姑娘還是不錯的,雖然基礎薄弱,但幾年時間也追了上來,成績也是數一數二的。再有留學的機會,她還是熱門人選呢。畢竟再前邊的趙英男、楊玥、辛夷三個競爭者都走了嘛,剩下的那些人裡,就她和厚朴兩個成績好。

  而王秀玉和戴秉忠之間,看這樣是問題不大。而只要跟著王言的腳步走,戴秉忠發家致富一點兒問題都沒有,能不能達到原劇中王秀玉的身家過億就看戴秉忠的努力了。

  其實也得益於王言讓戴秉忠看書,而戴秉忠也聽他的話看了書,才能和王秀玉書信往來打電話的時候說到一起去。要不然就戴秉忠原本的那個水平,真的廢勁。王秀玉怎麼說也是全國年輕人中最拔尖的少數之一,要不是有著戴秉忠那軍訓時唯一溫暖的光頂著,看再多書也夠嗆。

  最後王言給戴秉忠留了個電話,讓他和孫建軍過來京城直接打電話給安排工作,留在京城。戴秉忠和王秀玉的事兒算是告一段落了,他能幫的也就到這,剩下的就看他們自己怎麼發展了。

  當天晚上,王言又給蕭紅約了出來。因為知道未來的兩年時間不能再見到王言,蕭紅格外的狂野,嗯……挺舒服的。

  第二天,王言乘坐最早的一航班飛上雲霄,遠渡大洋彼岸。

  說實話,這是他長這麼大以來,第一次要在異國常住。

  以前雖然也去過,但不是跟他的洪門好哥哥們合作那啥,就是親自過來送人去見閻王爺,或者見撒旦,就沒在那邊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