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個哩嗝楞 作品

第二零八章 要儒家不要儒教

  最關鍵的軍隊,王言同樣進行了改制。一共分為四大軍團,青龍衛,玄武衛,白虎衛,朱雀衛。

  青龍衛,白虎衛,朱雀衛都是陸戰部隊,沒什麼特別的,只有青龍衛類似於原本的京營存在,算是稍微地位特殊一點。玄武衛,則是海軍,以及海軍陸戰隊,分玄武陸衛,玄武海衛。

  四衛之下,分設十軍,一軍滿員十萬,以其大軍團開頭依次命名。最高軍事長官就是領兵十萬的軍團長,沒有人可以領大軍團的百萬兵馬,誰都不好使。

  當然了,現在他總兵員只有不到五十萬人,想要滿四百萬戰兵正經得幾年了。

  錦衣衛,王言穿的電影就講的這個,而且他本人也覺著這名挺好聽的。所以他保留了錦衣衛的名字,職權做了一些改動。總的來說,還是親衛、儀仗等等,除了不再管情報刺奸之事,基本上沒什麼太大的差別。

  警衛司的警察職權,基本上算是後世警察與武警的綜合體了,尤其現在來說,警察基本都是優秀戰兵退伍之後充任,戰鬥力整不好比他手下正規軍都高。等到以後逐步放開警察的任職資格,不再全由退伍士兵充任,再單獨弄個部隊就好。

  而且現階段,在一些主要城市,不光有警察,他也是駐了軍的。等以後手下人多了,駐軍也會越來越多。輪流出去打仗,輪流回來駐軍休息,就當給士兵放假了……

  時間很快到了第二年,由於沒有新帝,中原仍然沿用之前的年號,也就是崇禎十七年的時候,王言動手了。

  學社建著也不費勁,因此整個北方大部分地區的學社都是最先建好的。困擾王言的,不是學社的數量、不是生員的數量,更不是義務教育的物資問題,而是知識分子的數量。老夫子太少了,根本就不可能實現北方地區所有適齡兒童的教育。距離王言想象中的,相去甚遠。

  但無論怎麼說,那都是教育,是道統之本。隨著一年時間過去,之前被抓去遼東培訓的那幫老夫子的迴歸,紛爭開始了。

  事實上文官集團早就在摩拳擦掌了,只是由於之前王言分派的任務多,責任重,加上王言有錢,物資充足,這些人忙著撈銀子,壯勢力呢,加上那會兒王言正清查土地,搞土地改革殺的正狠呢,這幫人也害怕。

  一直拖到了現在,學社都建好了,附近的男娃女娃都統計完了,馬上要開始講學教育了,這才不得不開始行動。再不動就什麼都晚了,沒有人是傻子,都明白教育的重要性,這是他們的根基,沒了這個他們也蹦躂不了多長時間。

  王言的學社裡的孩子是什麼?是女娃,什麼時候女娃可以出來學習了?她們要學也是學什麼三從四德,什麼女戒這那的,現在呢?看看遼東那些家都不顧,挺著肚子做工的女人,最關鍵賺的還不少?這像話嗎?

  再看看學社裡教的都是什麼?識字、數學、格物,最過分還有兵擊格鬥?還當是春秋戰國,漢唐之年呢?士子佩劍挎刀?像話嗎?最關鍵的是,這些課程中,除了識字課的一些先賢文理,勵志文章,可有一門聖人之學?

  於是在四月初一的大朝會上,一票文官非常耐心的跟王言倆講了一下子怎麼治世,靠什麼治世這那的。

  包括山東孔家,也上書小小的表達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然後王言下令,以侵佔土地,貪汙稅賦,偷稅漏稅,私動刑罰,濫殺無辜等等羅列的十大罪,直接派了兩萬戰兵攻打山東。

  之前清土地的時候沒動山東等的就是這個,不誇張的說,孔家在山東那就是土皇帝,至於其老巢所在的曲阜,那更是國中之國,地方官基本上都姓孔。畜養的家奴,私兵那都不用說了。畢竟沒有強有力的武力鎮壓,他們不可能根深蒂固的統治那裡上千年。

  他不派兵鎮壓,整不好又是一場農民起義,這幫人可太會了。事實上就是現在南方打的火熱的一幫子農民民,也難保沒有這些人在裡面摻和。

  聽王言說要派人抄了孔家,廢了衍聖公,這就是完全的挖他們文官的根了。衍聖公是被一幫子文官捧出來的吉祥物,放在那裡就是好的,至於到底是不是孔聖人嫡傳,那也不重要,他們說是就是。

  所以幾個中層文官要跟王言倆在大殿中碰頭而死,這是第一步的試探,王言欣然答應,並且幫了他們一把,隨後就派人去抄家。

  有文官領袖出來站臺,王言讓親衛按著活活撞死在了大殿的柱子上,隨後抄家,照例女人官配遼東,男人全部貶為苦役。

  這種狠厲的手段確實是壓制住了朝堂上的反對聲音,但背地裡醞釀的狂風暴雨王言是阻止不了的。敵暗我明,唯有見招殺人。

  在接下來的一年多時間中,文官鼓動士子、商人以及士紳的殘餘勢力鬧事兒,忽悠平民,忽悠下層文官造反,還要算上南方的一群人鼓動農民軍北伐,王言主要乾的就是殺人抄家的活計。

  秀才造反,十年不成。確實是影響了生產建設的發展,但這是頑疾,犧牲一些發展時間是合理也是必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