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月下 作品

第 249 章 不是吧

一晃眼,南齊新君已經繼位快十年了,建康城與十年前也大有不同,相比城內,城外大片土地被開發出來,許多的私學也在五經館和歷陽書院附近建立。




歷陽書院與襄陽書院一東一西,已經成為天下文人的聚集地,尤其是歷陽書院,南方文人薈萃,又因為修法之會、五經取士、歷陽書院的千尋論道等的大事件,頗有一些當年齊國稷下學宮,百家爭鳴的模樣。




儒道釋二家的聲音當然是最大的,但如今又有一新的學說,因為源頭眾說紛紜,便被稱為“新學”,說不再是道德文章,而是在討論天地運行規律與人間的王朝的運行規律。




這本是大逆不道的,畢竟君權天授,天人合一,皇帝為天子,皇帝德行影響天地這些思想,是儒學紮根的根本。




好在如今是南北朝,儒學式微,雖然在蕭衍的支持下,有些中興之勢,但來勢更加洶湧的佛學正與他們打得難解難分。




這樣的情況下,新學作為一門有些離經叛道的學說,便不怎麼顯眼了,尤其是在“新學”的支持人是國舅謝瀾的情況,有許多的投機之人,甚至開始主動鑽研,而且新學還是初生之時,沒什麼大家大儒有最終解釋權,若有什麼好學說很可能會青史留名,加上學起來也不貴,便引來越多的寒門投入其中。




而真正喜歡新學的人,最近卻是被整個震驚住了。




……




“陛下,這便是觀星鏡,”已經年過六旬的祖𣈶整個人都激動得不能自已,“萬萬沒想到,將兩個凸鏡聚焦,居然能看清明月,看到長庚星……”




從昨天觀星鏡做好,他已經看了一整晚,雖然許多星辰依舊無法看清,但那月上凹凸不平的溝壑,讓他在看清一瞬間,激動得直接哭了出來。




他從小在父親的耳濡目染下,喜歡上天文數術之道,但有何曾想過,能親眼一觀星月之美,那種求知得解的暢快,是什麼榮華富貴都比不過的。




蕭君澤也露出微笑,這只是最簡單的,無法調節焦距的低倍望遠鏡,會弄出這東西,是他發現,如今的人們,並不覺得同樣的規律,在地上能用,天上也一定能用,許多人對未知的東西,總是帶著揣測,認為是神靈定下的規律,人不應該窺探,就比如將天文用在占卜上。




如果能用長年的觀察,確定出星辰的運轉規律,那天文學的發展,將不會再受到王朝更迭的影響,以至於宋明之時,不再允許普通人觀測天象。




只有打破了天象的神聖,自然的運轉規律通行於整個宇宙,才是真正地啟發民智。




祖𣈶繼續講解著他昨晚看到的一切,木星似乎有點泛黃,土星好像周圍有什麼,白天不能看天空等等。




蕭君澤聽著他的講解,視線卻看向窗外,那個有“千尋塔”之稱的水塔下,正傳來大聲歡呼……




“那是五經館書院裡的兩派,為了一個論語的斷句而辯論,”祖𣈶在一邊解釋,“想是哪一方勝了。”




蕭君澤應了一聲,他最近因為身體的原因,有點精神不濟。




就在這時,旁邊突然有人急呼:“陛下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