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月下 作品

第 119 章 我來當星星





最後將鐵棍取出,用精鋼鑽將內孔轉平整,再用卡尺,將外框修整齊。




這鐵管難度極大,他們花了一年時間,還沒有做出一根合格品,這讓他們很受打擊。




第二張圖紙,就更難了,池硯舟甚至看不懂這機器是怎麼工作的,更不要提把他做出來了,師父說,這東西一但做出來,就能改變這個世道,但也表示,做不出來也不必心急,反正急也做不出來。




所以,他的目光落在最後一張圖上。




這是剩下最簡單的一份圖紙,要求是想辦法在鐵棍上,加工出整齊均勻的螺紋。




加工螺紋不難,一個普通的鐵匠師傅便能做到,但要做出深淺均勻、刻度一致的螺紋,卻已經把他們難住好久好久了。




老師也希望他能早點把螺紋做好,一但做好,以後的器械維修,無論是織機還是木工臺,還有各種水行器,維修製作起來都會變得十分容易,而且價格也會低廉很多,讓許多人都用得上。




但想要達成這種效果卻十分不易,池硯舟決定回頭再找書院的夫子們加幾個班,天天研究數術、觀看星辰有什麼用!不如早點幫他完成任務,利國利民!




-




襄陽城中,蕭君澤坐在桌前,拿著炭筆,在書桌上寫了幾句,又寫了幾句,然後又撕了退回去,重新開始寫。




青蚨在一邊將輕笑著端來一碗茶水:“公子,以前你寫書,都是信手拈來,怎麼最近寫這書,卻是改了又寫,寫了又改呢?”




蕭君澤嘆息一聲:“以前的書都是數學基礎,按著由易到難的順序寫就是,如今這本卻是不同,我卡文卡得厲害。”




青蚨不能理解。




蕭君澤思考數息,解釋道:“這是指點人行為的書,我想用他取代儒家,便要費更多心思。”




青蚨一時失語。




儒家之學,雖然自魏晉始,已經淪落多年,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雖然如今的世大家族都崇佛信道,但在許多人眼裡,論治國齊家,還要看儒學,凡識字者,也都是以詩書為啟蒙,背論語,學孟子,論忠孝。




所以,聽著公子這話,青蚨小心道:“這目標,似乎太高遠了些……”




蕭君澤微笑道:“不高遠啊,這時機,反而是最好。”




當年司馬家篡位,就把忠和義這兩個意識主流砍斷了——一群不忠不義不仁不信的東西都當了皇帝,還當了一百多年,那又有什麼資格,去要求別人信忠孝仁義呢?




加上這兩百多年來,五胡亂華,衣冠南渡,九品中正制依靠血緣門第傳承官職,儒家也變得不再被門閥世族需要,朝廷原本是用道教來彌合整個社會,但五斗米教經過黃巾、孫、盧的兩次大規模叛亂後,立刻被統治者無情地打壓,接下來的這個世道,高層和底層,都在指望得外來的佛教,能教人向善,安定人心。




不過,如今南北朝都已




()經發現了,佛教這玩意雖然有效,能導人向善,但是有個最大的缺陷,它燒錢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