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月下 作品

第 84 章 做好準備





池硯舟對此很惶恐——他其實更想和那些師長一起,學習更深奧的數術,但是沒辦法,師父說了,他如今的數學知識已經夠用了,更高的知識,需要他們的環境安穩時才用得上。




池硯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算環境安穩,但師父都這麼說了,他便會認真把事情做好。




他最近還認識了一個叫阿瑰的少年,對方年紀和他差不多,卻學習得非常認真,經常與他一起討論數術,請教機器的知識。




算是他在河陰鎮的第一個朋友了……




-




時間緩緩而過,朝廷裡又發生了一些大事。




第一件事,便是元宏的二兒子元恪,被正式立為太子。




而這時,已經升官為御史中尉的李彪秘密上表皇帝,告發元恂又與手下的人謀劃叛逆。




元宏收到上表後,沉寂了幾l日,便派遣中書侍郎邢巒和咸陽王元禧拿著自己書寫聖旨,帶著用毒酒去河陽,賜元恂死。




隨後,皇帝用粗劣的棺材和平常衣服裝斂了他,埋葬在河陽。




馮誕告訴君澤,說那一晚,陛下一個人在殿中坐了一宿,所以最近精神不振。




“你沒有勸他別殺元恂麼?”蕭君澤問他。




馮誕嘆息道:“如何勸?元恂活著,便是鮮卑舊貴們起事之因由,元恂一但落到他們手中,便又是家國不寧,再者,元恪那性子,繼位後難道還能讓兄長活著?陛下,他也不想如此。”




蕭君澤挑眉:“他就覺得自己能,想把所有事情都做了,不把問題留給子孫,這便是太瞧得起自己了,這些事,做不完的。”




馮誕越發嘆息道:“你小聲些,陛下生氣了。”




“他氣他的,與我何干。”蕭君澤不以為然,轉頭道,“陛下,什麼時候開拔,我要提前把事情交代了。”




元宏深吸一口氣,低聲道:“如此軍機大事,你也敢問。”




“問便問了,南朝又不傻子,你調動兵馬,籌集錢糧,他們也早在準備,”蕭君澤隨意道,“來吧,說說,是秋收前還是秋收後?”




“自然是秋收前,”元宏緩緩道,“四月粟米種下後,便一路南下,盡力在九月秋收時節回來,否則寒冬一到,便要鳴金收兵了。”




蕭君澤摸了摸下巴,嘆息道:“這可麻煩了,如今淮河之北,許多種麥之家,五月正是收麥之時,若可,你便改到六月吧!”




元宏頓時不悅:“種麥之家




(),不過爾爾,豈能因此推遲軍務?()”




“?[(()”




元宏不解:“何以至此?”




蕭君澤給他看了一張統計表。




元宏打開之後,緊皺的眉頭緩緩疏展,紙上寫的,是各地石磨軸承產量。




石磨軸承是鐵坊的新產品,普通的石磨是以木頭做軸,易斷易腐朽,且更耗費力氣,而隨著堅固耐用價格實惠的“河陰鐵”暢銷,鐵器多了,便有越來越多的石磨被打磨出來。




有了石磨,麥子和豆子便能成為主食——沒有磨過的麥子是真的割嗓子,長期食用會喉嚨腫痛,腹痛腹脹,而豆子更是廢柴廢命。但經過去歲數萬河工與洛陽權貴的推廣,柔和香醇的麥餅、蒸餅、麵條,已經開始大規模蔓延。




尤其是冬麥可以在九月種,五月收,中間空出的幾l個月,便能多收一茬豆子,在如今豆油、炒菜風靡的如今,那是真正地提高了農民生活水準。




就算使用石磨時需要交出半成的糧食做為使用費,可多收的一茬豆子卻可以賣出彌補這個虧空,比只種一季的粟米增加了約三成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