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月下 作品

第 78 章 想想辦法

洛陽皇宮。




紅泥小火爐,陶罐茶葉奶。




後市的圍爐煮茶放在這銀裝素裹的皇宮之中倒別有一番風味。三皇子和四皇子正拿著蕭君澤送給他們的彈弓,玩兒的不亦樂乎。




二皇子元恪就沒有這麼好的心情呢,他正對著蕭君澤長於短嘆大吐苦水。




“……我覺著你有些杞人憂天了。”蕭君澤如是說。




元恪已經十四歲,束髮帶冠,神情憂慮:“又不是你的母親,你自然說著輕巧。先前在平城時,一路上母親就險遭毒手。如今更是有國法在此。孤怎能心安?”




“子貴母死,雖然是王朝慣例。但是你父皇本不是嗜殺之人。”蕭君澤道,“再說這慣例又沒有寫進律法,便是真封你太為太子,只要你父皇不點頭,滿朝文武又有哪一個敢諫言說要按慣例處置。”




北魏王朝這子貴母死的態度要追溯到開國皇帝拓跋硅當年那一位把他的人生弄得亂七八糟的母后。




於是才有了立太子必殺其母的習俗,但事實證明這個習俗卵用沒有。小孩子總是需要女人來帶的。皇帝的養母最後變成了太后,權勢和皇帝的生母做太后也沒什麼區別。




所以只要皇帝不點頭,滿朝文武,包括他那些叔叔伯伯,也沒有誰想和下一任皇帝結下殺母之仇。




元恪其實也知道這一點,但是事關生母總是不免緊張,尤其是皇帝到現在為止並沒有明令要立他為太子。他自然也不能說放母親一馬之類的話。




“也只有你敢說這麼大逆不道的話。”二皇子臉色複雜,自從太子被廢后,他所行所為皆小心翼翼。身邊人更是被他嚴禁提及此事。就害怕引起父親一絲猜疑。




“很多事情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是不敢說罷了。”他微微一笑,“你最擔心的事情其實是害怕。高昭容‘被自盡’吧?”




元恪默認了。




蕭君澤也不由得嘆氣,這個時代的女性就是這樣,毫無自主權,純純工具人,如馮太后這樣巾幗不讓鬚眉的奇女子畢竟是少數中的少數。




二皇子的母親只是一個善良、信佛、溫柔賢淑的女子。在巨大的壓力下,很難說她不會為兒子兒子而獻出自己的生命。




元恪心中煩惱,忍不住便想起了小時候母親對他的諄諄教誨,還有自己和弟弟在母親膝下承歡的日子,那個時候他們是多麼的快樂啊,多麼的幸福呀!可是現在居然遇到了這種局面,他寧願不當這個太子,也要保住母親的性命呀!




說著說著元恪便流出淚來……南北朝的風氣要的就是一個奔放,肆意自在,沒有什麼男兒有淚不輕彈的話。




“殿下別哭了,或許我有一個法子。”蕭君澤




()心說你要是真不想當這個太子,




也就不會糾結成這個樣子了。




“還請賜教。”元恪倒沒有怎麼激動,




這些天向他獻計獻策的人有點多。他也開始有了一些太子的派頭。




“昭容娘娘不如先離開皇宮,為陛下祈福,去寺廟禮佛。”蕭君澤提議。




“你在胡說什麼?”元恪驚訝道,“父王春秋正盛?哪裡需要母妃去祈福。再者說若是母妃去了帶髮修行,皇后位便是定局了。”




先前馮皇后被廢后,皇帝已經半年多沒有立皇后了,但這種情況不可能長久,必然會有一位新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