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月下 作品

第 57 章 如意算盤





對於鮮卑權貴來說,南征才是大事,魏國以武立國,如今他們子嗣豐足,國中的土地、奴僕大多有主,只有南征,才能得到更多的土地、功勳、財富來壯大家族。




對於漢臣而言,運河是修築在河北諸地,徵發的民夫、土地,必然要從他們的根基裡出,會大大削弱他們的勢力。




唯一支持的拓拔宏的,只有他的兄弟叔父們,如任城王等人。




不過,如此強烈地反對,反而堅定了拓拔宏修河的意志——他當然清楚為何群臣反對,於他而言,漢臣與鮮卑十姓大族,無論哪個過於強大,他都是不想看到的。




作為深諳折衷主義的皇帝,立刻便換了一個題目,他覺得既然大家都不願意修河,那便擱置再議,咱們說說鮮卑諸族改姓和禁言的事情。




禁說鮮卑語這事雖然去年就已經發出命令,但就他所知,朝廷裡還有很多人在說鮮卑語。




所以,他決定讓漢語不熟練的人前去學習朝廷最新撰寫的《大魏雅言》,學習拼寫之法,過些日子考核,凡不過的,皆罰俸降職。




這事一出,感覺被背刺的鮮卑十姓們瞬間就感覺自己畢不了業,雖然不敢敵視陛下,口出不敬之語,但也不願意放過漢臣,立刻就表示出了對修築運河的支持!




他們覺得沒學完之前,大概率是南下不了了,自然也不會讓漢臣們輕鬆。




有鮮卑貴族的支持,以李衝為首的漢臣反對的餘地也就不大了,修河之事,便如此提上了議程。




但漢臣們在一合計之後,立刻就學會怎麼卡Bug,他們用皇帝不願傷民這一點,提出了各種意見。




比如:如此大事,不是說一句,便立刻開修了,必然是要各郡縣、州治出人出力,先勘察,再安排徵役的計劃,無論如何,春耕和秋收,是不能耽誤的。




從計劃開始,到正式修河,至少需要大半年的時間。




而且還得扣除寒冬臘月,一但入冬,霜凍之下,土地堅硬,沒有禦寒之物的民夫,很容易便會凍死……




所以,計算下來,每年能修河的時間,也就是十月和五月這兩個月。




預計修個二十年吧……




……




()“君澤,這計劃由你出的,如今這局面,欲作何解?”




拓拔宏坐在馮誕身邊,微笑問蕭君澤。




“國家大事,豈容小臣妄言,”




蕭君澤立刻撇清,“陛下還應問詢於尚書大人。”




“阿誕,朕頭好暈,”拓拔宏嘆息著倒在馮誕肩上,“想是最近太累了,夕食怕是也吃不下……”




馮誕頓時憂愁,立刻把皇帝的頭放在腿上,拆下他的頭冠,給他細細揉捏的頭皮。




“罷了,如此大事,不能延誤,朕還要去見李衝……”拓拔宏作勢起身。




“陛下,身體緊要,還是先休息吧,”馮誕按住皇帝,溫柔地看向君澤,“阿澤,為兄知你辛勞,只是陛下治國辛勞,你能想些法子,為他解憂麼?”




蕭君澤翻了個白眼,道:“這,也不是沒有辦法,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陛下憂心徵發民力,可這世上,也不只是有漢人可以挖土啊。”




拓拔宏頓時坐了起來,眉心微蹙:“此話何解?”




“陛下,草原上,不是還有柔然、高車人麼?東邊遼北之地,還有高句麗,”蕭君澤悠悠道,“草原這些年來,不曾見風煙,草場貧乏,難以生存,將他們徵為民夫,修築運河,不就有人了麼?”




草原本身的生態就脆弱,但人類的繁衍速度卻是另外一回事,每當草原上人口爆炸,最需要的事情,就是南下搶劫,無論成不成功,都能有效消耗人口。




北魏是草原王朝,每當過上十來年草原人口暴漲時,就用來打一波周圍小國,五十年來,已經一統了北方,南方又一時半會打不下來。




如今遷都洛陽,還需要給南下的胡人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