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月下 作品

第 46 章 依你,都依你

雲崗石窟,是四十年前,舉北魏一國之力開鑿而成。




那個時候,北魏開國時,北方正是戰火紛飛,流離失所之境,那時的佛教雖然傳播甚廣,但卻不算興盛。




直到四十多年前,北魏攻滅北涼,將河西走廊二十多萬世家大族全數遷到了平城附近安置,當時北涼已經平靜了上百年,佛學儒學都極為興盛,北魏瞬間吃到了甘隴之地百年的文化果實,自此,佛教便在這北方飛快蔓延開來。




雲崗石窟在這片群山的最高處,為了方便平城的信眾禮佛,不但沿途修了許多的落腳亭臺,還從群山之間,開闢出一條能行馬車的平坦大道,直達石窟附近的巨大佛寺。




蕭君澤路過道上時,便見道上不只有華貴的馬車來回,還有衣衫襤褸的貧民牧民,牽老扶小,揹著揹簍,提著小木桶做的油葫,前來禮佛。




這條路周圍還有另外一條岔路,聽說是通向皇帝祭天的圜丘。




蕭君澤到山頂時,山風吹拂,他感覺這空氣裡瀰漫著一股淡淡的芝麻香油味。




聽說這石窟中的大佛都是按北魏皇帝的面貌雕刻的,他漫步窟外,只是遠遠觀望,並不參拜。




大佛鼻樑高挺,身著彩繪,以琉璃飾眼眸,黑石作發,遠遠看去,氣度恢弘,是當今世上最高的佛像,就是衣服還做的印度佛像特有的單臂袈裟,有著明顯的異域風情。




不過,他知道,當孝文帝漢化後遷都後,如今正在舉全國之力建造的洛陽石窟,就是另外的樣子,那裡佛像都會穿上漢家衣裝,面目輪廓也開始柔和,斂目低垂的慈悲模樣會成為主流。




嗯……一想到那個剛剛開始興建的洛陽石窟,蕭君澤便有些可惜,雖然那裡也是後世文化名勝,可是如今,他可是用的北魏的財政收入,他以後肯定是要用北魏國庫的,四捨五入,就是花他的錢啊!




“說不定那洛陽之事,便要被我叫停了,”蕭君澤凝視著遠方那主位的坐佛,輕嘆道,“但也不必擔心,等生產力提高了,咱家必不會缺這些奇觀。”




他感慨一番後,準備再去那雲崗寺看看,看完之後,就準備回家。




可還未到地頭,便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不由一驚。




魏知善未做道人打扮,而是一襲女裝,隨意挽了一個婦人髮髻,細麻短衣,綁腳束褲,頗有幾分清秀宜家之姿,正在寺前分發香油。




而她面前,正有十幾個庶民正揹著揹簍,一臉謹慎小心,將手裡揹簍倒在魏知善面前,將其中草藥一株一株擺在案前。




魏知善檢查了那枯萎的花朵,揮了揮手,讓一邊的助手給他分發香油。




蕭君澤看得有趣,便也不急著逛寺廟,而是看著這些面目惶恐的庶民,拿到香油之後,一臉虔誠地去往旁邊的寺中,不一會,便空手而出,神態間,都是少有的輕鬆欣喜,彷彿放下心中大石。




魏知善也看小公子過來,打了個招呼,也不起身,繼續檢查藥材,分發香油。




過了快一大半個時辰,




終於(),




?()_[((),




魏知善也有了空閒,招呼她的小公子。




“公子看,這些都是羊躑躅,麻藥的主藥,”魏知善微笑著抓了一把,遞到小公子面前晃了晃,又放回藥蔞裡,“就是這藥份量得掐著準些,我毒死了四五個病人,這才勉強把份量摸準。”




蕭君澤頓時頭疼:“阿善,你這輕看人命的毛病能不能改改?”




魏知善搖頭:“毒死的人,都是快死的,給我試驗時,我可付過錢了,他們也是同意的。”




說到這,她調侃道:“再說了,小公子,您做的大事不少了,說這話,是怎麼做到理直氣壯的?”




蕭君澤無奈道:“這是佛前,你還是要小心些,莫要口無遮攔。”




“我信的是南嶽夫人,”魏知善好笑道,“當年因崔浩助太武帝滅佛的事,佛道兩家可不是一團和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