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月下 作品

第 35 章 失算





蕭衍輕聲道:“食君之祿,忠君之事。”




“何必說這些廢話,”蕭君澤微笑道,“其中輕重,你和諸位將軍都在盤算,否則,那樂平一座小城,如何會拿不下來?”




蕭衍冷哼一聲:“我等雖是多有計較,但畢竟拿下魏主,能得傾世之功,這才多了些許爭吵。尤其是那陳顯達,仗著領兵禁衛,便在那樂平城東頤指氣使,惹得眾人不快。”




“魏軍為救主,必然死戰,再者,蕭鸞生性多疑,江山不穩時,還能多倚重你這些大將軍,若是有了緝拿敵國之君的功勳,攜此威望,必能穩坐江山。這才是你們不願意主動強攻的緣由吧?”




他後邊的話不必多說,若是坐穩了江山,這些曾經的功臣,也必是不好過的。




蕭衍輕嘆一聲:“殿下,這些蕭某都懂,然,蕭某雖有私心,也是南朝之臣。”




言下之意,投敵叛國的事情,他是不會做的。




“那太可惜了,看來你我這次,無法合作。”蕭君澤遺憾道。




蕭衍也很遺憾:“若有機會,蕭某也是更願意效力太/祖嫡脈。”




蕭君澤於是起身離開,身後傳來悠揚的琴曲。




小舟搖晃,蕭君澤陷入思考。




如他所料,蕭衍雖然不願意直接相助,卻給了兩個提示,一個是,拓拔宏真的在樂平城。




一個是,南朝將軍陳顯達在東邊,那崔慧景部在南邊,他們的一部份大軍,應該在西邊的大澤裡牽制魏軍主力。




有這兩個情報,足夠了。




至於情報是真是假,他現在還沒有實力甄別,但不重要,反正去趟雷的不是他。




再說了,北魏大軍中




猛將無數,以南朝如此拖拖拉拉地進攻,不可能將魏軍主力拖在大澤中太久,只要拓拔宏堅持五日以上,便能成功脫困。




想到這,他靜立在小舟上,看著遠方蘆葦中一葉小舟盪出,緩緩向鍾離城而去,神色不自覺地冷厲起來。




而那在遠方水霧中現出隱隱輪廓的鐘離城,是南徐州最重要的城池,在百年間,圍繞這裡出現了無數次大戰,是蕭衍等人刷功績的重要地點,南朝所有成名的將領,幾乎都在這裡刷過經驗。




它像一塊堅硬的礁石,在風口浪尖抵擋所有來自北方的驚濤駭浪。




所以蕭君澤對這裡還是有所瞭解的。




所以他不喜歡蕭衍。




這個南朝最有軍事意義的重城,在五十年後幾乎是以一種兒戲的形式,落到北朝手中,讓後世無數了解此事的歷史迷們為之扼腕——誰都沒想到,蕭衍苦心經營了五十年、政通人和、人丁興旺的南朝,居然會被一個只有八百敗兵的北朝降將給鬧滅國了。




那可真是深刻地揭示了什麼叫堡壘都是由內部攻破的。




因此他來到這個世界後,沒有一點要輔助蕭衍平定天下的心思,南朝這些世家門閥,已經將腐朽刻入骨血,蕭衍費勁心機在高門與寒門之中搞出的平衡,不過是讓一群豺狼在分配利益時不會起鬨,甚至是為了安撫這些肉食者們,竭力壓榨所有的底層骨血以供養。




蕭衍用簡樸和勤奮感動著自己,賞罰不明,貪汙不治,輕信降將,大興佛事,卻覺得自己有無量功德。




與之相比,北朝至少還有救!




-




在按時服藥的基礎上,到了日,馮誕的身體已經大有好轉,下床行走時雖然會有些暈眩,卻也能正常交談,不會動不動就喘氣了。




徐太醫被驚得直呼不可能,原本不喜歡解剖屍體的他,如今每日跟在魏知善身邊,不但有樣學樣,還對魏道長身邊那套蒸餾裝置垂涎尺。




拓拔宏帶走大軍主力後,北岸亦然維持了著近萬駐軍,這些駐軍不但掌握著大量糧草,同時手握數百艘渡船,準備隨時策應將會歸來的拓拔宏。




原本管理北岸駐軍的並不是馮誕,但在馮誕身體恢復,以他的身份官職,在軍中便舉足輕重起來。




不過,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讓他沒有辦法再安心養病了。




如蕭君澤所料,第四日時,有急信傳來,南朝的崔景慧已經帶主力與鍾離城匯合,兩支勁卒合力,對北朝大軍有包圍之勢,而皇帝那隻獨走北上回營的禁衛鐵騎,下落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