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遠客到來

  按照許家屯周邊的習俗,稱呼別人一般不帶“表”字,帶“表”字顯的有些生分。

  所以喊“叔”就可以了。

  畢士昭坐在進門的左手邊兒的凳子上。

  許大海的視線從左到右環顧屋子,除了他爺爺,老爹,二叔,三叔,三哥外,剩下的就是這回來的八九個表叔。

  最年輕的三十來歲,年紀最大的已經五十歲出頭了。

  他們還帶了幾個晚輩過來,這屋有點盛不開了,那幾個算是和許大海同輩的小年輕,就去東屋待著去了。

  這時候。

  一個穿著羊皮大衣,歲數挺大,坐在首位,氣勢很足的男人笑著道:

  “行了士昭,你咋比的過小年輕呢,天天在礦上下苦力,都累的縮縮了。”

  說話的是大舅爺家的大兒子——韋二強,50歲出頭,許大海的奶奶是他親姑。

  至於為什麼大兒子要叫“二強”,那是因為他原本還有一個大哥的,不過大哥在幾歲的時候就讓土匪殺了。

  這都是建國以前的事情了。

  韋二強不僅歲數大,他還是礦上的一個隊長,在場的這些表叔很多都在礦上工作,所以以韋二強為首。

  許大海記的上一世。

  大約是九十年代初的時候韋二強開始帶著兄弟們承包鐵礦,敢打敢拼,後來又去鶴崗那邊兒承包煤礦,短短几年時間據說就身價上億了。

  只是上一世許大海的奶奶去世後,她同輩的兄弟姐妹也陸陸續續的離世,許家屯和大栗子鄉那邊的聯繫就很少了。

  老人還在的時候是重要親戚。

  等老人不在了,親戚關係也就淡了,再加上來往的少,慢慢的就徹底不聯繫了。

  晚上的時候許大海也在爺爺這院兒吃的。

  韋二強表叔作為礦上的隊長,待人接物八面玲瓏,相當有錢的,他們這回過來帶了不少牛肉。

  所以晚上就燉的牛肉,主食則是肉餃子。

  這個年代的牛肉也比豬肉貴的多,甚至因為買的人少,大泉鄉街裡都沒有賣牛肉的。

  ……

  翌日一早。

  許大海和許業良,榮成林一起把野豬整到了鄉里,本想賣給開旅館和飯館的老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