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髦郭責 作品

第132章 是何來歷?


                 “宋延年,鄭子方衛益壽,史步昌。”

  曹溫正在皺著眉頭,很是認真的學習。

  曹髦就坐在一旁,笑呵呵的看著他。

  當下的啟蒙教材有很多,從秦前漢的《三倉篇》,再到《急就篇》,到現在,用於啟蒙的教材已經有三十多篇。

  曹髦還是比較喜歡《急就篇》的,內容簡單,從常見的姓名再到物具,最後再說些小道理。

  曹髦還記得魏晉時有個啟蒙名篇,但是不知是誰人所作,不過,如今的啟蒙教材倒也夠用。

  曹髦並沒有給兒子上太大的壓力,很有耐心的教他認字。

  曹溫的表現不能說太好,卻也不算太差。

  背誦時很認真,看得出,回到他阿母身邊後肯定是複習了功課的。

  曹髦還是很重視教育的,不只是對兒子的教育,還有當今的教育事業。

  兩漢的教育制度曾在後漢時達到了頂峰。

  都有太學。

  郡有學。

  縣道邑侯國有校。

  鄉有庠。

  聚有序。

  可到了魏晉時期,鄉和聚且別提,就是郡學都是空有其表。

  教育制度之所以退步這般嚴重,完全就是因為百姓們的生活太苦了,只有溫飽的情況下,才會有人送子嗣去求學。

  你連飯菜都吃不飽,還想要去學校?

  別說學費了,就是最基礎的生活費都支撐不起。

  只有百姓的生活質量上去了,教育才能得到普及。

  在這個寒門的生活都得不到保障的年代,只有那些高門子弟才能享受到求學這樣的奢華待遇。

  在給兒子進行啟蒙教育的同時,曹髦也是在思考著該如何推進魏晉的教育事業。

  曹髦不求能達到前無古人的地步,好歹要達到後漢那般的情況啊!

  時代在進步,歷史的車輪滾滾前進,堂堂華夏,怎麼能越混越差呢?

  完成了今日的教學,曹溫站起身來,以對待老師的禮儀來拜謝曹髦。

  曹髦頓時哈哈大笑。

  “這是誰教你的?”

  “是阿母。”

  “不錯,不錯,總算是有點太子的模樣了,且回去繼續讀!明日還要抽查!”

  “唯!!”

  曹溫蹦蹦跳跳的離開了,看著曹溫的背影,曹髦再次輕笑了起來。

  “這豎子”

  張華一直都站在門口,看著愈發有老父親風範的曹髦,也是笑而不語。

  等到太子離開之後,張華方才走到了曹髦的身邊,將手裡的奏表遞給了曹髦。

  曹髦翻開了奏表,隨意的看了看。

  這是關於清河太守的徹查結果。

  張華這才開口說道:

  “清河太守庾,果然是有在私下裡幫助罪人的嫌疑。”

  “他通過換人的方式放走了那些主要罪犯,同時幫著他們折算了家產,讓他們帶著大量的錢財逃亡其餘地方,還企圖幫著他們偽造戶冊”

  張華又趕忙說道:“雖說有了這些證據,但是庾曾立下不少的功勞,況且也不曾查出他收過這些人的賄賂,他幾乎是無償的幫助這些人,甚至沒有索要任何的好處,當我們派遣的官員到達之後,他當即就告知了全部的情況。”

  “他說陛下的政策太過酷烈,他不敢違背,只能在私下裡用這樣的方式來做,哪怕陛下要治其罪,也無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