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髦郭責 作品

第94章 少學習,多去玩


                 “元海啊。”

  “我最近讀王注《禮記》,其中有些問題不曾想明白,是否能問你呢?”

  此刻,劉淵正在跟自己的老鄉們聚集在了一起。

  實際上這些都是他的親戚。

  目前來說,能進入太學裡的匈奴人,基本都是那幾個大統帥的子嗣。

  匈奴的幾部統帥,在教化之政裡發揮出了極大的作用來。

  他們比雍涼的羌胡首領要配合的多,大概是因為更早就跟曹魏混在一起了,本身也向來沒有什麼實權,故而他們也不願意放過這樣的好機會。

  他們領著部族完成了改名易風通婚的諸多政策,北魏孝文改革在匈奴這裡被運用到了極點。

  有著這些上層貴族配合,各部推行的都很迅速。

  而這些上層,他們大概也不需要再進行什麼教化,南匈奴的情況都已經跟李虎他們那些人差不多了,無論是看他們的名字,還是聽他們那一口流利的幷州話,或者看他們的才學,哪裡還有教化的必要?

  劉宣就迎娶了當地大族的女兒,其餘眾人拜各種名士為師,對經典說的頭頭是道。

  大家聚集在一起商談用的都是幷州話

  需要教化的是那些底層,過去,匈奴貴族一直都有意壓制他們的教化,自己穿著錦繡過著中原大族的美好生活,對下卻禁止他們效仿本地人,讓他們老老實實的為自己牧馬放羊。

  主要就是擔心他們魏化後會脫離掌控,成為自耕農,讓自己失去當下的地位。

  其實各地的貴族都是一個德性,誰也不能說誰黑。

  大家都是在致力於壓迫底層百姓,一身心的投入到該事業之中,直到被這些人撕的粉碎。

  可在教化之政下,匈奴貴族能得到更大的利益,也就不會再去束縛底層百姓們,能搖身一變成為大魏權貴,誰還會去折騰這些窮牧民呢?

  至於在底層,對整日掙扎在死亡線附近的百姓們來說,民族意識幾乎不存在,你說什麼匈奴和魏人,倒不如先讓我吃飽一頓飯!別讓我全家餓死!

  古代底層造反的理由永遠都只是吃不飽飯,活不下去。

  教化在幷州進行的很是順利,大量的匈奴牧民成為了大魏的在冊人口,而這些貴族們也得到了自己夢寐以求的東西,諸多大族憑藉著教化之功得到了爵位,少數幾個更是得到了官職,過上了人上人的生活。

  而他們的子嗣,也是作為全新大族的成員,來到了太學,準備為繼續發展宗族而奮鬥。

  劉淵在他們之中當然是最強的一個。

  這從他的頭抬起來的角度就能看出端倪來。

  他們也願意跟劉淵請教一些問題。

  此刻站在劉淵身邊的,便是一個年輕的後生,可他並不是劉姓,他是衛姓。

  他的先祖乃是衛律,匈奴之謀士。

  方才正是他開口詢問這件事。

  劉淵瞥了他一眼,大手一揮,“哪一段?”

  “是這一段,故禮之不同也,不豐也,不殺也,所以持情而合危也!”

  “這到底是何禮不豐?何禮不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