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髦郭責 作品

第59章 他懂什麼?

  曹髦在這些時日裡,跟蜀國的諸位大臣們都私下裡見了面。

  這些大臣們對自己的態度還是非常不錯的。

  尤其是譙周。

  作為帶投大哥,曹髦還必須要給與他足夠的賞賜和封賞。

  但是在跟譙周的幾次見面裡,曹髦發現,其實譙周也不是什麼諂媚的小人。

  他的身體確實不好,在這大冷天裡瑟瑟發抖,曹髦還貼心的送給他一個豪華的馬車,足夠的溫暖。

  譙周在跟曹髦說話的時候,言語很是正直,沒有那種小人姿態。

  而譙周的那幾個弟子,曹髦也見了幾面。

  陳壽目前就是個小年輕,看到曹髦的時候,他臉色通紅,支支吾吾了大半天,一句完整的話都說不出來。

  曹髦坐在馬車內,看著手裡的諸多文書。

  首先就是益州的行政規劃,曹髦充分的詢問了朝中大臣們的意見,最後,他決定採納侍中盧欽的意見。

  盧欽認為,應該將蜀國一分為三,蜀國的地形優勢,實在是太適合割據了,不能再讓其變成一個整體,而且如此龐大的一個州也不適合治理,因此最好是分成三個州。

  盧欽的提議是以漢中為中心,設立梁州,這是古稱,以成都為中心,設立益州,再以建寧、雲南等郡為中心,設立寧州。

  曹髦對此毫不意外,這不就是歷史上司馬昭的劃分方式嗎?

  原來是你小子提的呀!

  但是對具體的人選,曹髦卻有些遲疑。

  首先就是益州刺史。

  這位置真的是太重要了,必須要派遣一個心腹,而且還是不那麼極端,能安撫好當地,行善後工作的心腹。

  這樣的人實在是不太容易找。

  曹髦想來想去,最後有了一個人選,毌丘甸。

  原先毌丘甸因為治御史臺不利被曹髦給下放到了地方,擔任地方郡守,他在地方上也是積累了不少的經驗。

  而且他為人正直,不會胡作為非,也完全值得自己信任,各方面來說,都是比較合適的。

  益州刺史一旦選好,其餘兩地的就容易多了。

  曹髦還是想讓霍弋繼續留在南中,擔任寧州刺史,當然,得先跟這位見一面。

  至於梁州,曹髦也想好了人選。

  曹髦準備讓此番立下了大功的郡守牽弘來擔任。

  牽弘是牽招的兒子,為人剛毅,很有他父親的風範,打仗和治理地方都有些水平,況且以先前的功勞,當一地刺史也是綽綽有餘了。

  至於其他郡守之類,那就需要吏部尚書自己去想辦法了。

  曹髦沒辦法委任這麼多的人,另外,還有那些在戰時立下了大功的將士們,這些人也得進行賞賜和安撫。

  要操辦的事情還是有很多很多。

  就在曹髦的馬車剛剛走出長安後不久,就聽到了洛陽所傳出的噩耗。

  司馬昭自殺身亡。

  他留下了書信,表示自己乃是有罪之人,等到皇帝獲勝回來一定會處置自己,為了不受辱,決定自殺,並且,他將宗族內這些內的謀劃和罪行全部寫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