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髦郭責 作品

第22章 王肅傳學

  王肅的新註釋,終於是第一次露出了全面的面貌來。

  最先有了感觸的不是學子們,反而是那些博士們。

  王肅的經學,反而是對那些對經學很有造詣的人最能獲得感觸。

  往老一輩來說,古今之爭當真是讓士人們耗費巨大,往年輕一代來說,信念崩塌,對經學的不信任,用玄學的自我麻痺,所學與現實的割裂。

  而這些東西,王肅都能解決。

  王肅就這麼講述了足足一個時辰,而在這一個時辰裡,幾乎沒有人來打斷他,哪怕是他中途休息吃水的時候,都沒有人想著趁機來反問他什麼。

  最先明白王肅想法的博士們此刻完全沉浸了進去。

  士人們的理解或許不夠透徹,但是他們也知道了大概的意思,很多東西彷彿變得清晰了起來。

  例如困擾魏晉士人們最大的問題,為什麼經學上的道理沒能拯救大漢?!

  而王肅給出了答案,百姓生活質量的下降造成了衰亡世的到來,故而神器易主。

  為什麼亂世裡眾人都採用殘酷的律法,用戰爭的形式,沒有一個行為是符合經典的,甚至有了屠城的情況,背信棄義更是常事,互相征伐,孩視皇帝,將經典上不提倡的事情都做了一遍。

  可偏偏又沒有任何的影響,最後還是這些人建立了新的政權。

  在孟子的民貴思想下,這一切就很好理解了。

  衰亡世只能儘快完成大一統的目標,大一統的目標則是有利於更多百姓的,可以擺脫衰亡世,這也是春秋公羊所提倡的,唯大一統!

  王肅就像是一個醫生,正在用自己的辦法來一點點的解決士人們的心理疾病。

  整個太學內安安靜靜的。

  司馬炎有些驚愕,他看向了一旁的鐘毓。

  “不應當是有辯論嗎?”

  鍾毓此刻沒有說話,他同樣在低吟著王肅的這些學問,鍾毓是王學的支持者。

  他主張結合玄學和儒家,可他沒想到,王肅這是將所有的學問都給糅合了起來。

  好處很明顯,可壞處,鍾毓也想到了,這樣一來,增加了很多學問的可傳承性,任何學問在這樣的主張下都可能會死灰復燃,無法被徹底被其他學派吸納或者消滅。

  如今倒還好說,可往後,若是再次出現了類似的學術爭辯,那一定會激烈的過了頭。

  光是一句如今的世該用什麼經,就可能會讓死去數百年的某個學問忽然甦醒,然後整個天下都是一片混亂。

  鍾毓沉思了許久,又搖了搖頭。

  算了,後人的事情,還是由後人自己來做。

  鍾會激動的坐在兄長的身邊,儘管他看過了註釋,可看過跟聽人說還是不同的,王肅這些時日裡,顯然是又做了不少的準備。

  司馬炎只覺得晦澀難懂,也開心不起來,他還想著會有精彩的辯論呢,當他看向了皇帝的方向時,卻發現那裡空蕩蕩的。

  看吧,連皇帝都覺得無聊,已經跑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