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髦郭責 作品

第173章 開考


                 洛陽。

  縣衙府外,早已有士人聚集在了此處。

  有甲士駐守在周圍,負責這裡的治安問題。

  士人聚集在此處,天然的分成了兩派。

  聚集在遠處的那些,都是些大族子弟,此刻的洛陽忽然以破舊為美,這些大族子弟穿的跟寒門子弟都沒有什麼區別了,但是吧,其中的區別還是一眼就能看出來的。

  畢竟,衣裳可以破舊,但是用的材料是不會改變的。

  一身破爛的錦繡,那也是錦繡。

  而他們身邊還有諸多的奴僕來幫襯,馬車停靠在不遠處,奴僕不斷的從馬車上拿來各類的東西,來回的奔波。

  這些人高談闊論,講述著士人裡最近的潮流,看都不願意看遠處規模更龐大的寒門子弟們。

  “聽聞阮公有新作啊?”

  “呵,敗亂之際,定有名篇。”

  “當今奸臣當道,德治敗壞,名篇倍出,不足為奇!”

  “噤聲!何賊的鷹犬分佈各地,可勿要胡說啊!”

  “那些奸賊只能是出現在沒有道德的小人之中,在此處的都是高門名士,豈能助紂為虐?”

  眾人說著說著,矛頭就不由得對準了皇帝。

  曹髦如今在這些士人心裡的地位當真是差到了極點。

  他們都覺得,這大魏要滅亡在這個暴君的手裡了。

  他們將曹髦比作秦皇漢武,這兩位皇帝的名聲其實在曹丕時期還是不錯的,屬於是有功有過,還算客觀,可當二代們崛起之後,這兩位的名聲就開始直線下滑了,在高雅脫俗的士人們的心裡,他們的行為很野蠻,很獨斷,非常的“不文明”。

  值得一提的是,前漢後漢的諸多皇帝們在魏晉士人之中的風評都出現了極大的變化,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劉秀的風評出現了不斷上升的趨勢,而武,宣,景,包括劉邦等皇帝的名聲出現了下滑,文帝還是不變。

  而在衣冠南渡事件之後,這些皇帝們的風評將會再次迎來變化。

  今日,是洛陽內的縣試之日。

  曹髦所開創的科舉,跟後世的科舉是完全不同的,這是結合了秦漢的官吏考核法以及太學五經考核後所弄出來的東西。

  哪怕是草創的科舉法,也比中正制要先進的多。

  對這個所謂的科舉法,這些士人們是非常不喜的。

  原先的他們只需要露個面,就能被舉薦,考核也是單獨進行的,只要家族勢力夠大,那就完全不必擔心考試的問題。

  而若是選擇太學的道理,也是可以用輕鬆的辦法通過五經考核,隨即成為候補的官員。

  可如今,他們居然要放棄自己的優勢,跟著這些泥腿子們去參與同樣的考核。

  這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羞辱。

  大魏的第一次科舉,大族子弟們幾乎沒有參與,這是他們反對新制的表態。

  如今參與的這些,還是被家中大人所逼著去參加的,他們的家中大人,都是廟堂內的重臣,若是族內沒有人參與,他們擔心會得罪了皇帝,因此才逼迫麾下的幾個子弟去參與。

  當然,也有少數幾個真心來參與,想要通過自己的真才實學來衝到皇帝面前,揚名天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