瓏韻 作品

第 159 章

旌旗之上,赫然印著“夏”字。




()如此多的人騎馬入城(),但馬蹄聲踏在石板之上?(),匯成的聲音卻不見雜亂。




百姓們原先想要歡呼,但聞到從沙場上傳來的鐵血味道,裹挾著冬日寒意後,他們又齊齊啞了聲。




這是真正歷經霜雪,斬殺強敵的軍隊,那般堅定的目光就不是他們平日看到的京都守軍所能比的。




馬蹄陣陣仿若踏在他們的心口之上,震得他們心口發顫,也讓他們只能默默注視著這一行數萬人,從他們眼前經過。




這……就是那個打下了大雍一半江山的夏王啊!




這……就是名震天下的玄甲衛和玄甲軍啊!




只是變故突生。




原先癱倒在人群之後的老人,不知道哪裡來了力氣,突然撐起自己的柺杖,擠開面前的眾人,一口氣衝到了大街之上,摔倒在了雲舒的馬前。




周圍的百姓頓時驚呼出聲。




“那不是剛剛那個老頭嘛!”




“他怎麼衝到殿下前面去了!”




馬兒受驚,頓時一個嘶鳴,高高揚起前蹄。




眼見這雙馬蹄就要踏上那人的身體,然而那人卻像是完全看不到失控的馬兒一般,一雙蒼老的雙目,只緊緊盯著雲舒,豁出性命般聲嘶力竭道:




“求殿下還我女兒一個公道!”




說著重重磕下頭去。




還是蕭謹行眼疾手快,單手控住了雲舒受驚的馬,才避免了老人血濺當場。




眾人以為被驚了馬的夏王,定饒不了這個衣衫襤褸的老人,卻沒想到夏王不僅沒有怪罪他,甚至還翻身下馬,將人扶坐了起來。




“你有何冤屈?”




老人也沒想到自己居然沒引來斥責,但他也顧不了那麼多,見夏王問自己,他趕緊哆哆嗦嗦從懷裡掏出早已經皺巴巴的小報,遞到雲舒面前,指了指上面的一篇報道,急急道:




“是這個,求殿下為我女兒主持公道!”




這張小報還是他央求別人半天才求來的。




雲舒垂眸看著染上一片髒汙,已經看不太清內容的小報,問道:“這上面講的是你女兒的事?”




老人趕緊搖頭,“那倒不是,但我女兒也是被這人給害了的,求殿下為我等主持公道。”




原來這老人是江南的一名小吏,家中有個女兒極為美麗,恰巧被去江南遊玩的惡人看上,給強搶了回去。老人前去要人,對方不僅不還人,還將其腿打斷。




後來老人丟了差事,一路從江南狀告到京都,卻無人敢為其伸冤,甚至還引來一頓板子。




今早又聽到京都小報的內容,激憤悲痛之下,就有了攔路的事。




一個為朝廷效力的小吏,也落得這樣的下場,其他百姓更是唏噓不已。




他們也想問問,什麼人才能還世間清明。




雲舒接過對方手中的小報,也不顧上面的髒汙,整整齊齊疊好,放入懷中,鄭重道:“這事本王會為你做主。”




老人渾濁的眼中突然有了光,他感激涕零




()忙不迭聲道:“謝殿下,謝殿下……()”




雲舒扶住老人,衝身後的郝事道:你將這老人先安置好。()”




郝事當即下馬領命。




雲舒這才起身,目光掃過周圍圍觀的百姓,看著他們眼中或驚喜或懷疑的目光,隨後擲地有聲道:




“這小報上的內容,本王會一一查清楚,定還大家一個公道,還這世間河清海晏時和歲豐!”




整個長街鴉雀無聲,雲舒的話震在每個人的心頭。




人群中突然有人跪地高聲道:“殿下萬福金安,千歲千歲千千歲!”




有了第一個人帶頭,其他人紛紛跪地,齊聲高呼:“殿下萬福金安,千歲千歲千千歲!”




百姓也不全是愚昧之人,這幾l年間,也斷斷續續有來自西州的消息傳入京都。




這世間若還有人可以做到河清海晏時和歲豐,那定然是讓西州百姓過上好日子的夏王殿下,以及守衛西州疆土的蕭將軍了。




這一跪,飽含了他們所有的希望。




看著跪地的百姓們,雲舒第一次意識到自己肩上的重擔。從前他不願扛起,總覺得守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便夠了。




然而看到明明是受害者,卻被打殘了腿,又狀告無門流落街頭的老人,以及滿含希冀的百姓們,他突然覺得,不止是西州百姓,亦或是京都百姓,他或許可以將更多人拉出沼澤,讓他們過上不一樣的生活。




那是他從小習以為常的生活,但在如今的百姓看來,卻是遙不可及,只存在在夢裡的生活。




雲舒翻身上馬,輕輕一夾馬腹,蕭謹行緊隨其後,數萬大軍一起向著大雍的皇宮而去。




大殿之上,承安帝已經等候多時。




雖然已經做好了雲舒帶兵入城的心裡準備,但當他真的看到雲舒腰掛佩劍,領著人馬到了殿外時,承安帝還是慌了心神。




殿門外,雲舒一抬手臂令羅延等玄甲衛留在原地待命。




羅延領命,一道命令下去,玄甲衛動作整齊劃一,即刻在殿外擺出陣型,將大殿外的空地圍得滿滿當當。




嚇得殿內的百官們心肝亂顫。




這陣仗比逼宮還讓人害怕!




這還是當初隨便湊湊,讓夏王帶去西州的那些親衛嗎?怎麼三年的時間,差別如此之大?




玄甲衛列陣在外,雲舒與蕭謹行一同抬步進入大殿。




這是雲舒第一次正式進入朝堂,然而滿朝文武卻不敢輕視這麼一位年紀輕輕的未來儲君,亦或是未來的帝王。




面對百官注視,雲舒目不斜視,左手扶著佩劍刀柄,一步一步走到最前方,在承安帝的面前站定。




承安帝坐於王座之上,雲舒立於王階之下。




然而即便他抬頭仰視著承安帝,承安帝也沒覺得有絲毫的自得,甚至在雲舒的注目下,越發心慌起來。




數萬甲士立於殿外,而云舒站在他的面前一言不發,既不請安,也沒有其他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