瓏韻 作品

第 156 章





他可從未真的要讓雲舒登基,況且即便那人當真登了基,若是日後沒有子嗣,還不是要從他的那些幼弟裡擇一為太子?




在承安帝看來,雲舒便是他征服天下的工具,沒有子嗣是最好的。甚至對方若有了子嗣,他還會想辦法除掉。




若說當初他第一次見到九死一生活下來的雲舒時,還有一些作為父親的慈愛,那麼經過那麼多兒子的背叛,且被五石散的毒素侵害了身體後,承安帝就徹底變了一個人。




在他心中,成為一代明君名垂千古是第一執念,長命百歲便是第二執念。




子嗣?他有的是。




況且只要他活得夠久,立不了兒子,還能立孫子。




承安帝仍舊要立雲舒為太子,那他的支持者,自然就會從各個方面說服那些反對以及搖擺不定的人。




“張大人這話說的就不對了。夏王殿下英勇神武,你也看到如今大雍的疆域擴大了多少。這是可以堪比太祖的榮耀啊,若夏王殿下不能當太子,誰還有資格?”




“可是……”




“至於你們說的夏王殿下喜愛男子,會沒有子嗣,算不上什麼難事。殿下是沒了子嗣,




但殿下有很多兄弟啊,日後不論是從弟弟中擇一立為皇儲,或是從宗室裡過繼一位到殿下名下,都是可以解決的。”




“錢大人說的是,雖然自古沒有立男子為後的先例,但是立弟弟為儲君,或是過繼子嗣立為儲君,都是有史可循的。”




“兩位大人說的在理,子嗣這事說起來倒是最好解決的。但若是錯過了夏王,我們要再遇到一個如太祖般英勇的皇子可就不容易了。莫非大家要為了那些陳規,就放棄了讓大雍傲視群雄的機會嗎?”




這一頂帽子砸下來,其他人面面相覷:“……”




“還有一點大家不要忘了,夏王如今佔了半個大雍,立其他任何人為太子,不覺得如鯁在喉?”




朝臣們的爭論,承安帝自然全數聽在了耳朵裡。




如鯁在喉的,其實是下一任儲君?




他這個當老子的,若不是怕對方揭竿而起將自己趕下去,如何就非要立他為太子呢。




承安帝即便再氣,也只能將這口氣暫且壓下。




而蕭蕪則是早就料到了如今的局面,不論夏王殿下提出的難題有多難,這些人都不會放棄的。




承安帝有他的考量,而那些朝臣們,自然也有他們的考量。在他們看來,若大雍在夏王的手上開創了盛世,那他們就是一代明君手下的名臣。




就如承安帝對明君執迷一般,越是自詡良臣的人越禁不住盛世名臣的誘惑。




賜婚聖旨和新的冊封聖旨甚至沒到第二天早朝,就已經擬好了,隨後火速送往了長安。




這新的冊封聖旨裡,除了封夏王雲舒為太子外,還直接指明封蕭謹行為太子正夫。




至於成親的日子,則是令欽天監算好日子後,再行舉辦。




-




與李老太傅那封信只用了一日便送到京都不同,這封冊封聖旨用了足足兩日才到長安。




而這般耽擱,則是因為承安帝與朝臣們怕雲舒再次反悔。於是在每經過一座城池的時候,都敲鑼打鼓將聖旨的內容宣告出來。




過了城池,到了官道上,這行人才再次趕路。




雲舒在這行人進入長安的時候,就聽說了沿途所有的城池都知道了他要立蕭謹行為正夫,才肯接受太子之位的事。




雖然已經答應了與蕭謹行試試,但云舒聽到這樣的消息,還是覺得眼前陣陣發黑。




由於深陷謠言當中不能自拔,雲舒當下決定自己掌握信息渠道。




他一錘桌子,“我要辦報!”!